孫策準備拔營退軍的消息,很快便傳到廣陵城中,眾人不禁都面有喜色。
因為孫策攻勢實在太猛,這般不要命的攻城,數日下來,袁熙這邊的兵士也是傷亡不少。
郭嘉卻是面露惋惜之色,對袁熙說道“橋蕤放回去的時候,恰巧關羽入城,如今郯城那邊出了問題,孫策撤軍倒顯得合情合理。”
“只可惜這樣一來,倒看不清孫策攻打廣陵的意圖了。”
袁熙聽了,說道“如果廣陵真要是對孫策非常重要,他便該放棄下邳,全軍不計死傷,將這里打下來才對。”
“畢竟廣陵更容易從揚州調兵,但最后他還是選擇了更難防守的下邳,是不是他最初,只是咽不下廣陵被偷襲這口氣”
郭嘉沉思了一會,搖搖頭道“我也想不通,不過即使他回下邳,也很難守住,可以說是顧此失彼。”
他臉露嘲諷,“孫策還是太年輕,胃口太大,什么都想吃,最后什么都吃不下。”
“尤其是徐州這種一馬平川,處處港口的地方,一郡之地數日便到,哪是這么容易守的。”
袁熙聽了,笑道“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了,徐州以我目前的實力,是吞不下的。”
郭嘉很是滿意,袁熙有一點好處,就是從善如流,不盲目自信。
要知道常勝名將,反而容易遭遇大敗,很多時候,是因為之前的連勝自信,導致過于高估自己的實力,所以遇到失敗的時候,敗得也極慘,常常就此一蹶不振,再也無法翻身。
郭嘉說道“之后廣陵城怎么怎么守,還要好好商榷,畢竟公子精兵為了這么一座城,全部羈留在此,也是舍本逐末。”
“現在城外孫策撤軍,公子要不要銜尾追擊”
袁熙說道“我本人是不想再打了。”
“孫策軍斗志極高,即使咱們占了些便宜,但其回到下邳,不還是讓曹軍漁翁得利”
郭嘉聽了,笑道“看來公子還是更為忌憚曹軍啊。”
袁熙點頭道“那是自然,我覺得曹軍比孫策軍難打多了。”
“哦”郭嘉來了興趣,“是因為曹操擊敗了呂布,公子才有如此想法”
“我覺得曹操確實比呂布高明,但高到哪里,我也說不準。”
“公子覺得孫策擋不住曹軍嗎”
袁熙想了想,開口道“很有可能。”
“曹操此人厲害,從軍事到謀略,很難對付,我現在遇到了,是打不過他的。”
郭嘉聽了,有些詫異,“沒想到公子對其評價這么高”
袁熙心道因為后世官渡之戰,教訓很是慘重啊。
雖然袁紹全面占憂,但就是無法取得勝利,雖說都說許攸的叛變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但不可否認,曹操在關鍵的幾次遭遇戰中,都擊敗了數倍的袁軍,這可是實打實的戰績。
要知道,當時袁軍裝備精良,糧草充足,可以說是天下排名前列的強兵了,這樣尚且無法擊敗缺糧的曹軍,可見其實力之強。
而且袁熙懷疑,曹操有一套獨特的練兵法子,其著作孟德新書,并沒有把精髓記載進去。
袁熙現在的這近千精兵,其實也就是多了些軍功激勵,但弱點也很明顯,太過依賴太史慈這種高級將領,相對欠缺大量的中下層將領。
而曹操以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大量曹氏子弟和良家子控制軍中的中下層位置,這樣在戰場即使暫時處于下風,也能及時整合隊伍,再度形成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