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日袁熙給劉備的信里,就表明了一個想法。
劉備,袁熙,袁譚,三人共治徐州。
若有敵人來犯,三方齊心對敵,如此一來,不論是曹操還是袁術,只憑一方,都很難對徐州形成威脅。
劉備是個聰明人,郯城的丟失,讓他徹底看明白,在幾年之內,他很難得到徐州本地士族的擁護,既然如此,他干脆引入袁氏兄弟,一同打壓收服本地士族。
而對于袁譚來說,他需要得到徐州的一部分,來對青徐之交的泰山賊完成包圍。
他打了泰山賊兩年了,泰山賊打不過時便退回山里,去南面徐州劫掠,讓袁譚也沒有辦法。
若是能得到徐州瑯琊郡的一部分,袁譚便能將泰山賊南北兩面都封住,慢慢將其磨死。
對劉備來講,泰山賊這種誰都不愿投靠的勢力,也是個大麻煩,借著袁譚之手除去,何樂而不為
最后對袁熙來講,他要的就是占據長江口的沿海航路,保證他的商路和幽州往外擴張的路線。
幽州周圍都被限制死了,袁熙的打算,就是借著海路跳出這個圈子,伺機擴張這個地盤,廣陵郡便是他的橋頭堡。
正常來講,這么孤零零的一塊飛地,距離幽州又遠,很難守住,但若背靠袁熙的船隊,那便容易了許多。
所以三方一拍即合,等曹操和孫策打生打死時,從后面占了一把便宜。
袁熙最后道“我還是有個疑問。”
“我故技重施,將袁譚的青州軍商船從青州運送到徐州,從而繞過了泰山。”
“但這種計謀已經用過了一次,按道理曹操那邊早該想到,怎么我看曹軍的應對,似乎是沒有準備”
郭嘉想了想,笑道“至少曹操應該是想到了,但應該沒料到袁譚能下此決心吧。”
“謀略雖然要考慮到方方面面,但不會因為其中一個微小的可能因噎廢食,對于袁譚出兵,曹軍肯定也做了應對,但應是對三方聯軍的戰力估計不足。”
“這次有曹操長子曹昂帶兵,應該是培養其戰陣能力,倒不是說曹操不重視,而是同一時刻,曹操應該是去了豫州督戰,那邊才是他最看重的。”
“曹昂的漏算,就是三方聯軍的戰力,這次袁譚公子固然作戰勇猛,但情報說陳登也親自帶兵陣,還起了不小的作用,這才擊退了曹軍。”
“可能就是這一點誤算,曹軍才與郯城失之交臂。”
郭嘉說到這里,對袁熙道“公子知道,你最厲害的是什么嗎”
袁熙疑惑道“是什么”
“識人之能,”郭嘉嘆道“公子看人太準了。”
“趙云,太史慈,田豫,我自己就不說了,皆是一時才俊。”
袁熙見郭嘉一本正經的樣子,心道你對自己認知挺清楚的,臉皮也夠厚。
郭嘉又道“公子前次就說陳登是個人才,我還以為就是精通種地,沒想到還能陣打仗,公子只憑這識人的眼光,之后必能在天下爭得一席之地”
袁熙被郭嘉吹捧的都不好意思了,嘿嘿笑道“多謝先生吉言。”
他知道自己只是個普通人,即使有后世知識托底,能走到今天這一步,也是很不容易,讓他極為高興。
徐州打了這么久,才終于塵埃落定,要知道幽州趙云劉和那邊,都從漁陽郡打到廣陽郡的薊縣了
如今終于到了摘果子的時候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