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聽劉和說其,在徐無山見到了田疇,瞬間來了興趣,因為田疇此人性格極為死硬,經歷也堪稱傳奇。
最初的時候,田疇依附于劉虞,成為其從事,為其出使長安,拜見天子。
因為幽州去往長安的道路阻塞,且多交戰,田疇便帶二三十人騎馬從居庸關,出了邊塞沿著陰山,直接奔赴朔方郡,順著小路走去,終于到了長安,完成了使命。
朝廷感其忠心,先任命田疇為騎都尉,后三公府征召,但都被田疇拒絕。
后來劉虞和公孫瓚攻伐,田疇得知后火速趕回,但尚在路時,劉虞便已經被公孫瓚殺害。
田疇回來后,去劉虞墓前拜謁,并發表章表哭泣,因此惹怒了公孫瓚,被抓了起來。
公孫瓚將田疇帶到面前質問,結果反而被田疇反駁的啞口無言,最后將其拘禁了一段時間后,連公孫瓚部下都站出來勸諫,最后公孫瓚只得將田疇放走。
之后田疇帶著家族隱居于徐無山中,親自耕種,漸漸名聲傳了出去,百姓皆來歸附,竟然達到了數千戶。
后世田疇數次拒絕了袁紹征召,甚至連將軍印都不受,袁紹死后,袁尚也來征召,田疇也堅辭不受。
然而他卻最后投靠了曹操,而且是曹操第一次派使者,田疇就答應了
三國志魏書田疇傳東漢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烏丸,令田疇將其眾為鄉導,徐無山,出盧龍。
在田疇的幫助下,曹操帶大軍從徐無山出盧龍,過白狼城到柳城,出其不意地擊敗了單于塌頓。
這一戰便是后世有名的白狼山之戰,這是郭嘉死前最后一次出謀劃策,由田疇帶路,張遼擊破并斬殺單于塌頓結束。
之后田疇擔任曹操麾下司空戶曹掾,又參與攻打荊州,頗有功勛,但屢次拒絕封賞,堅決不受封侯,在時人眼中,屬于極為奇特的另類。
說實在的,袁熙其實對于田疇這人,沒有抱多大期望,因為其性格別扭,又重情義,對于名利似乎也不熱衷,而且其在后世的文治武功,相比田豫等人來說,其實是差了不少的。
而且袁熙也一直搞不明白,為什么田疇對于袁氏如此抵觸,卻和曹操一拍即合。
所以袁熙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讓劉和想辦法和田疇接觸,看看其到底葫蘆里面賣的什么藥。
最壞的情況,就是田疇早就變成了曹操的暗棋,真要如此的話,袁熙自然不會放任不管。
劉和此時見袁熙發問,想了一想,出聲道“我將公子征召的話都一五一十轉達了,不出其所料,被其拒絕了。”
袁熙聽了,心道果然如此,既然對方無意出仕,自己現在也沒多少時間浪費在這面,暫時就擱著算了。
劉和又道“不過當其問起公孫瓚一事時,我將當初易京城里發生的事情說了,田疇倒是有所觸動。”
“他說自己身為先父掾屬,卻不能為先父報仇,倒是公子了了他的心愿,又救了和的性命,相比之下,他甚是慚愧。”
“我看他言語之間,對公子看法頗有改觀,公子要不要再去勸勸他”
袁熙想到徐無山所在的右北平郡,乃是連結遼西烏桓的重要陸節點,況且離漁陽郡雍奴不遠,倒是可以爭取一下。
不過這也是袁熙想要多留后路而已,因為他的目標是建成一支龐大的船隊,完全可以從海運兵,這樣一來,盧龍塞的重要性便大大降低了。
想到這里,他開口道“既然如此,請劉兄先隨我去漂榆邑泉州雍奴三城,安排城內事務,然后返回港口,從海路去徐無山。”
劉和聽了,說道“海路確實比陸路方便多了,公子提前謀劃海船一事深謀遠慮,以后幽州難以到達的海邊城郭,對公子來說都毫無困難可言了。”
袁熙心道確實如此,別看漂榆邑三城在后世是天津地界,而徐無山在唐山地界,兩者距離雖近,但此世的地勢卻極為復雜,甚是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