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袁熙騎著小白馬興沖沖向自己奔來,趙云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
說實在的,他本來想抱怨幾句的。
作為剛任的幽州刺史,一走就是小半年,幽州的事情全扔給自己,你良心不會痛嗎
不過看到袁熙開心的樣子,趙云又想到了對方當初在城頭忽悠自己的情景,不禁心又軟了下來。
他跳下馬,抱拳沉聲道“末將參見使君。”
袁熙嘿嘿笑道“什么使君不使君的,這段時間勞煩子龍兄了,接來下可能更忙呢。”
田豫等人依次過來和趙云相見,趙云見禮時,卻見到閻柔跟在后面,往這邊一拱手,便道“將軍別來無恙。”
閻柔略感尷尬,跟著拱手還禮。
當初兩人也曾見過幾次,彼時閻柔在劉虞手下,趙云在公孫瓚手下,兩邊主公不相投,所以下面的人也交情不深。
卻沒想到世事無常,兩人兜兜轉轉,趙云轉投袁熙麾下,閻柔卻是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
先是他投奔的劉虞被公孫瓚殺死,后投奔的劉和攻打易京時下落不明,閻柔只能聯合鮮于輔等人襲擾公孫瓚后方,一直未找到可以投靠的勢力。
如今袁氏攻滅公孫瓚,閻柔發現袁熙此人頗不簡單,不到兩年便從北新城迅速發跡,成了幽州刺史。
他眼見再不站隊就晚了,于是果斷投奔過來,此時趙云早在兩年前就在袁熙麾下立下了汗馬功勞,早已成了都尉,隱隱成為袁熙之下的二號人物。
相比之下,閻柔因為有妄殺漢朝烏丸司馬鄒丹的前科,自立的烏丸司馬名不正言不順,只能從谷太守做起,比趙云低了一頭。
閻柔當初做烏丸司馬,統領北地數萬人的時候,趙云也不過是劉備麾下一個小小的主騎郎而已,所以說閻柔心里沒有點想法是不可能的。
閻柔的神色,袁熙也看在眼里,他心道以后這些麻煩事,就要交給趙云自己解決了。
閻柔是他故意壓一下的,妄殺漢廷大員這事說小不小,說大不大,但是追究起來,卻很是麻煩,如今袁熙這樣做,一方面是讓其盡快融入,另一方面也未嘗不種保護。
曹操當日為了選拔人才,可以提出重才不重德,以示禮賢下士,此舉確實招納到了很多能人異士,包括閻柔這種犯過事的人。
袁熙之所以接納閻柔,一方面是因為閻柔是當前袁氏和烏桓鮮卑之間重要的聯系紐帶,單于塌頓那邊已經生了異心,要是再逼反閻柔,幽州就徹底亂了。
另一方面,后世閻柔鎮守北地,終其一生兢兢業業抗擊胡人,這也是袁熙接納他的原因。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閻柔一樣,盡忠職守,曹操選拔人才的機制,在其去世后慢慢顯露出了惡果。
因為疏于考察德行,許多曹操任用的士族官員道德底線很低,只知道趨利避害,生出了很多禍端,其中一個后果,就是司馬氏篡魏,時人少有反對者。
袁熙自然記得這前車之鑒,如果可能的話,他還是想優先擢選德才兼備之人。
袁熙嘆了口氣,要說道德水平高的官員群體,當屬蜀漢無疑,可惜那些人離著幽州太遠了。
尤其是諸葛亮,此時是不是在南陽種地
想到諸葛亮這個名字,袁熙的口水便止不住的流了下來,這可是道德內政都點滿的絕頂人才,可惜就是有一點麻煩,對漢朝太忠誠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