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李樂來救駕后,劉協和其相處了一段時日,便已經摸清了此人的脾氣。
李樂確實在危難之際救了他,但也并非全無私心,其實和楊奉董承一樣,都在暗暗排擠異己。
如果劉協舍下眾人,渡河進入白波軍地盤,李樂就能趁機甩掉其他競爭對手,獨自掌控劉協。
劉協當然不想給他這個機會,他需要留著楊奉董承等人,和白波軍這一派的將領互相牽制,不然會被某一方勢力掌控架空,就很難翻身了
劉協心中暗恨,自己手下的幾方勢力如果齊心合力的話,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先前擊退李傕郭汜便說明了這一點。
然而絕大部分事后,各方勢力為了爭權奪利而互相爭斗扯皮,導致有勁使不出來。
反觀李傕郭汜,雖然之前有過內訌,但現在重新和好后威脅陡增,即使先前暫時被挫敗,也能很快重整旗鼓反攻。
更讓劉協憤怒的是,李傕郭汜軍之所以這么麻煩,一方面是兩人打仗勇武,另一方面,其中有一個人,一直在兩人之間居中調停,才能讓兩人合力,將天子車隊逼得如此狼狽不堪。
在劉協看來,此人最為可惡,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在他的謀劃下,數次將自己從高處打落塵埃,仿佛自己天生的死對頭一般。
劉協恨不得將此人碎尸萬段
涼州賈詡,賈文和
劉協心中暗恨,沒有此人,說不定自己還好好待在長安,有王允呂布護駕,何至于到了今天這種地步
劉協不知道,此刻的賈詡,也是內心天人交戰。
最初的時候,他只是想活下去,于是在裹挾著自己的滾滾波濤中,奮力撲騰了幾下。
然而他驚恐的發現,自己這些無心之舉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天下大勢竟然隨著自己不經意間的揮灑,改變了方向
永漢九年,董卓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賈詡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后升討虜校尉,時董卓之婿中郎將牛輔屯兵于陜,賈詡在其軍中輔軍。
時關東聯軍討伐董卓,孫堅一路勢如破竹,攻入梁東,在賈詡的計策下,孫策被打得大敗,倉皇逃走,嘗到了生平不多的敗績。
初平三年,董卓被殺,王允要清算董卓余黨,賈詡也赫然在列。
他見李傕郭汜準備逃跑,知道這是死路一條,于是鼓動兩人,說“兩位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兵向西,沿途招募西涼兵將,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成功,便可借天子威服天下,如果不成,再逃也不遲。”
但賈詡也沒想到,自己的主意會如此順利,李傕郭汜數日便攻入長安,呂布逃走。
然后事情就失控了。
李傕郭汜縱兵擄掠,吏民死者萬余人,尸積滿道,之后王允被殺,朝政盡歸二人。
之后朝中腥風血雨不斷,賈詡也沒有想到自己的計策,造成如此動亂,所以對于封侯高官的賞賜,堅辭不受。
其實賈詡心中,還是有些偏向劉協的,他對于已經失控的李傕郭汜,已經失望,但偏偏身陷其中,無法脫身。
他也不是沒有做過相幫劉協之事,比如前番陜縣之戰,司徒趙溫、太常王絳、衛尉周忠、司隸校尉管郃被俘虜,李傕準備將他們殺害,賈詡阻攔,李傕這才罷手。
袁紀卷二十八是時司徒趙溫、太常王絳、衛尉周忠、司隸校尉管合為李傕所遮,欲殺之。賈詡曰“此皆大臣,卿奈何害之也”李傕乃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