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眼看著一柄閃亮的環首刀,霍然出現在伏壽頭頂,就要當頭劈下
他大腦一片空白,張大了嘴,卻鬼使神差般沒有發出聲音來。
正在這時,一旁的南郡太守左靈反應,對舉刀之人大喝道“你是什么人”
眾人這才驚覺,回頭定睛一看,竟然是符節令孫儼
孫儼見事情敗露,面色猙獰,也不答話,持刀向伏壽狠狠劈下,左靈早已經抽刀在手,反手撩,兩刀相交,各自一偏。
孫儼的刀被擋歪,劈在了伏壽身旁的侍者肩膀,鮮血濺出,噴了伏壽一身,她驚呼一聲,身體不由自主后退,要看就要掉下河岸。
伏德眼疾手快,將伏壽拉到身后,對孫儼喝道“汝為何故”
孫儼見砍錯了人,抽刀連退數步,臉色陰晴不定,百官紛紛遠離他的身邊。
此時董承發話了,“他許是沒有認出帝后,看著有人手里拿著絹匹,這次才動手奪下,這也是為了天子船,皆是一場誤會,”
劉協瞇縫著眼,緩緩掃視眾人,孫儼拿著刀,低頭不語,董承卻是昂然面對,似乎極為坦誠。
劉協目光最后落到遠處的董貴人身,發現其神色古怪,似乎面有惋惜之色。
他又看到人群之中,似乎還有數個蠢蠢欲動之人,知道這個時候極為敏感,只要自己說錯話,百官可能下一刻就會開始自相殘殺。
遠處傳來李傕郭汜軍的喊殺聲,他們看到火光,已經追了過來,楊奉徐晃正在帶人拼命阻擋拖延。
劉協見了,心里暗嘆一聲,對伏壽身旁的伏德使了個眼色。
伏德會意,大聲道“馬轡不適合用來捆綁天子,確實絹布最為合適”
袁紀卷二十八董承等以為宜,令劉太守使李樂夜渡具船,舉火為應。與公卿步出營,臨河欲濟。岸高十余丈,不得下。
議欲續馬轡系帝腰,時后兄伏德扶后,一手挾絹十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儼從人間斫后,左靈曰“卿是何等人也”以刀捍之,殺旁侍者,血濺后衣。伏德以馬轡不可親腰,以絹為輦下。
伏德拉過還在發呆的伏壽,從其懷里的絹匹抽了出來,交到董承面前,開口道“將軍,絹布有了。”
董承聽了,坦然接過絹布,對身旁侍從道“將絹布綁在天子腰放下去,不可傷了天子”
這時校尉向弘來,命侍衛們將絹布扯開,一端系在劉協的腰,一端他和幾名侍衛拉著,慢慢將劉協吊了下去。
劉協看著腳下滾滾的河水,雙腳發抖,這高度比長安城墻還高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拖延時間了,自己一猶豫,后面就要多死很多人
他扭頭對伏壽道“等朕了船,你再跟著下去。”
伏壽雖然臉有惶惶之色,但還是強忍著恐懼,用力點了點頭。
一旁的董貴人看了,心中暗恨,眼里露出異常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