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載“興如三原,顧謂群臣曰“古人有言,關東出相,關西出將,三秦饒俊異,汝潁多奇士。”
汝南潁川出謀士,這是和大環境分不開的,其士人常常聚會,縱論天下大事,所謂集思廣益,眼界自然會開闊得多。
汝潁士人勢大,也需要別的勢力牽制,袁紹就是任用南陽的許攸和逄紀以作平衡,但即便如此,袁紹手下謀士關系還是異常復雜。
所以脾氣理念和袁紹不合的沮授,才會被排擠到了幽州,這反而是便宜了袁熙。
要知道,單論沮授的綜合能力,在袁紹手下謀士中,也能排進前三。
不過袁熙至今猜不透沮授的心思,尤其是奉迎天子這件事,其能連發三道急表,里面肯定還有些其他緣故吧
所以袁熙把眾人召集在一起,就是為了開誠布公,讓所有人說出心中真正的想法。
奉迎天子關系重大,需要眾人通力合作,要是各存心思,事情肯定做不到。
袁熙看田豫從始至終沒有說話,便道“國讓兄,我想聽聽你的高見。”
田豫無奈,心道還是逃不過去啊。
其實說起來,相比各自領軍,獨當一面的趙云和太史慈,田豫才是如今跟在袁熙身邊,最受其重用的。
袁熙交給田豫的任務五花八門,但都是最為緊要關鍵的,這說明田豫極受袁熙信任。
這在田豫自己看來,簡直是不可思議。
因為半年多前,兩人還在易京附近打生打死,田豫還親身刺殺過袁熙,當初田豫也不覺得袁熙能夠理解自己的想法。
然但京望樓面,袁熙對將死的田楷那一拜,兩人惺惺相惜的那一幕,大大觸動了田豫,讓他胸中的芥蒂仿佛一掃而空。
田豫發現,袁熙此人雖然看似做事輕佻,但其實認真兌現了自己的諾言,而且是真正了解他們這身為下屬的難處和苦衷的
自那時起,田楷便下定決心,既然袁熙是田楷欣賞之人,那自己便要看看,袁熙能走到哪一步。
田楷和袁熙相處時間不短,早將其想法猜出七八分,袁熙這人極有主意,做的事情和漢制遺禮大有不同,這種人怎么可能屈居人下
袁熙交給田豫做的事情雖然危險,但田豫并不覺得袁熙是在害自己,反而有了一種知遇之感,他心道不就是造反么,我也很有興趣,天下在袁熙手中,會變成什么樣子
如今田豫見袁熙讓自己說話,想了想,便出聲道“劉侯生前,在幽州廣布德政,與民休養生息。”
“幽州百姓漢胡雜居,劉侯皆一視同仁,故而當時豫之耳中,只有劉侯,而不聞天子。”
劉和聽了,先是臉一僵,心想田豫這是什么意思,這不是把我架在火烤
這話要是傳到漢廷耳朵里,我還過不過了
而且你這么仰慕我爹,最后不還是依附了公孫瓚
田豫頓了一下,隨后道“劉侯對待百姓,口碑極好,而豫先前之主公孫將軍,卻是多有縱兵劫掠自家百姓之舉,當時我也頗難自處。”
“玄德公對我甚厚,但即使這樣,豫也沒有背離公孫將軍,皆是因為公孫將軍是豫之舉主。”
“人一旦受了恩情,便很難抉擇,尤其是受了很多人恩情的時候。”
“豫之戶籍,來自天子,豫之發跡,來自公孫將軍,豫之官職,來自公子,豫之俸祿,來自百姓。”
“那豫報恩之輕重,如何區分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