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想想練兵時,將領的每個命令有什么目的。
如果不明白,就回去互相討論,直到能說出一個讓其他人信服的答案。
其實袁熙這個問題,就是精通兵法的士人去答,也未必能說對,這種題目本來就沒有標準答案。
但袁熙的目的,就是要讓兵士養成思考的習慣,如今看來,已經是在戰場上看到了效果。
像利用障礙地形殺敵,和隊友配合牽制,遵照敵人疲弱處攻擊,這些東西甚至不用人指揮,這些兵士自然而然就會尋找機會去做。
他們正將練兵獲得的知識,在戰場上進行驗證,從而提高自己的戰力
于氐根也開始發現不對了,這幽州軍極其狡猾奸詐,能偷襲的絕對不正面迎戰,能占便宜的絕對不會放過機會。
這樣下去,自己這支先軍就要全部葬送在這里
他只能期望東南方一支由黃龍帶的騎兵,能繞到眼前敵人背后偷襲,解開自己當前的困境
但他此時不會想到,黃龍這支從小道翻出黑山,想要截斷幽州軍糧道的騎軍,此時已經和閻柔的騎兵遭遇了。
雙方此時正打得難解難分,混戰在一起,黃龍已經處于下風,自顧不暇,別說截斷糧道,就是全身而退都成了奢望
黃龍騎在馬上,用木盾遮擋著對方射過來的箭支,極為憋屈。
對方怎么會知道自己這支騎兵的出山之路,提前埋伏
袁熙見于氐根那邊已經陣勢大亂,心道這樣下去,怕是這一仗要完勝了。
他已經得知,黑山軍還有一支騎兵從南面小路出山,作為應對,他提前派了閻柔去堵截。
打仗最重要的一環,便是情報。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乃是千百年來的兵家至理。
對于早就開始布局的袁熙來說,黑山軍不說被滲透成了篩子,但很多黑山將領手下,都有他的眼線。
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相信讖語的太平道殘余,在袁熙給他們許諾了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后,黑山軍的情報便如雪片般出傳遞了出來。
所以于氐根和那黃龍的情報,早就被袁熙提前得知,這才守株待兔,將其引入陷阱。
小半個時辰過去,于氐根的兵士漸漸開始不支,在槍林箭雨中紛紛倒下,剩下的人只能驚慌失措地尋找樹木遮掩身體,士氣越發低落。
袁熙看時機差不多了,命令田豫打開營寨,讓兵士們列隊出寨,裝備給于氐根最后一擊。
突然遠處響起了尖利的呼哨聲。
袁熙心生不妙的預感,他登上木臺,拿出望遠鏡看向遠處山上。
等他看清楚遠處幾個山頭時,臉色凝重起來。
樹林里面人頭攢動,密密麻麻都是兵器尖端的反光,打眼望去,幾個山頭怕不是有近萬人
黑山軍援軍
這來的也太快了
就見中間山頭令旗一展,幾處山上的黑山軍兵士齊齊發出吶喊聲,漫山遍野地向袁熙所在的山頭圍了過來
袁熙見了,心道這是被擺了一道啊。
自己既然在對方那里安插眼線,對方自然也能給出假情報,畢竟這黑山是對方的主場。
看這架勢,黑山軍這邊有人集中了優勢兵力,準備將自己一句吃掉啊。
袁熙臉色凝重起來,黑山軍能和袁紹打了這么多年,肯定不是泛泛之輩,這下局面有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