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說他這個想法有沒有可行性,但袁紹的其他謀士也不是傻子,他們對各大家族的底細門清,自然也知道沮授和沮雋的關系。
袁氏都要自立了,還管什么已經沒用的天子作甚
這不是自找麻煩嗎
所以他們反對奉迎天子,倒也不只是出于私心,只是各自立場不同罷了。
畢竟袁紹手下絕大部分謀士最終的目的,是讓袁氏上位,他們才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而沮授的行為,在他們看來,顯然是和眾人背道而馳了。
趙云嘆道“公子說服了公與先生,是不是因為當前公子的立場,和公與先生是一致的”
袁熙微笑道“確實如此。”
“家父不需要依靠天子的聲勢,但對現在我的來說,做事要是能得到天子背書,便會名正言順得多。”
趙云聽到袁熙不自覺稱呼袁紹為家父,嘴角微微一動。
袁熙渾然未覺,說道“黑山軍雖然被我們釜底抽薪,這兩年必然會鬧災荒,但對付他們的最佳時機是兩年后,而不是現在。”
“但我之所以這么急迫,就是還有幾個月,天子就要回到雒陽,到時候圍繞他軍閥會產生混戰,最后有人會失敗,有人會成為最后的贏家。”
“要是如此,不如我們先下手為強,聯手呂布把將天子奪過來。”
“天子在保護下,應該比在其他人手中過得要好。”
趙云說道“公與先生戰陣謀略遠勝于我,既然公子對其放心,云自當聽其號令。”
“但云還有一事不明,為什么要和呂布聯手”
“是因為河內離河東最近的緣故”
“但呂布此人,可是有數次背叛的前車之鑒,若是關鍵時刻背叛我們怎么辦”
見趙云問的如此詳細,袁熙心中有些欣慰,這代表趙云不是敷衍了事,而是在試圖了解所有人之間人際關系,努力將辦事情辦成。
平心而論,趙云在天下人中,無論是從武力和謀略都不是最頂尖的,但他有一項特質,卻是別人望塵莫及的。
趙云想做一件事情時,必然會全力以赴,在這點上,他是辦事最可靠,也是最值得信任的。
這便是袁熙為什么將關系自己未來的最重要的事情,托付給趙云的緣故。
他對趙云道“呂布如今身在河內,自然是我提前謀劃好的。”
“至于為什么選擇他,只有一個理由。”
“他在當今天下諸侯中,是野心最小的。”
袁熙說這話,是有根據的。
人都有野心,位置越高,野心越大。
但偏偏放到呂布身上,仿佛便失效了。
從后世看,他沒有匡扶漢室或統一天下的雄心,奪取了徐州之后,就和妻妾整日飲酒作樂,以至于荒廢了武藝,整個就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農夫做派。
他數次弒殺舉主,只能說明他腦子不清楚,道德下限低,并不能說明其野心大。
他所謂的野心,更像是自覺遭受不公平待遇后的報復,在數次殺死舉主后,也沒有自立,而是甘心給別人做起了副手。
一個口口聲聲不屈居于人下,但卻一直選擇屈居人下,連主公都不愿擔當的人,談得上有野心嗎
袁熙覺得,呂布要是有自己一半野心,也不至于淪落到今天地步。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