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字孝父,敦厚少華。陳留耆舊傳
陳留高氏,便是袁紹妻族。
后世高氏族人中,高干出任袁紹所署并州刺史,高柔則“舉宗族至河北”,依附袁紹。
高柔從兄高干,袁紹甥也,在河北呼高柔,柔舉宗從之。魏書高柔傳
高干高柔平輩,皆是袁紹外甥,且后世高干能出任并州刺史,與袁氏諸子地位相若,可見袁氏對于陳留高氏,是極為看重的。
遼現在的意思很隱晦,高順現在這種處境,未必比在袁氏手下要好。
高順默然不語,張遼性格和他完全不同,高順性格孤高,和其他人都相處不來。
相反張遼卻是很喜歡結交朋友,和所有人關系都很好,人望頗高,也正因為如此,呂布不放心留下張遼坐鎮。
高順聽出張遼話語間,已經是隱隱約約對呂布有所不滿,他不知道張遼是真心話,還是在試探自己,緩緩道“當日有當日的苦衷,既然已經過去了,再提也是沒有意義。”
“不管是對是錯,現在我已經不能回頭,不然必然會被天下人恥笑。”
張遼聽了,明白高順不想再談這些事情,不禁嘆息一聲“孝父若有這種想法,遼也沒有必要多言了。”
“一切還是等奉迎天子后再說,說不定到時候會有別的選擇。”
高順聽了,拱手道“文遠之言,順必當銘記。”
張遼從高順府中出來,忍不住回望立于門口的高順身影,心道呂布實在不是個合適的主公,忠奸不分,跟著他只怕也走不到最后。
張遼是不看好呂布奉迎天子的,董卓無論從政略和御下上,都比呂布強的多,最后還是身死,天子那時那么容易奉迎的
他搖搖頭,縱馬離開,心道這個天下,想投靠個讓自己心折的主公,還是真是難啊。
呂布府里,嚴氏卻是面色不善,對呂布怒道“這袁家小子,打得倒是好主意”
“搞了半天,他送給咱們的那些用作嫁妝的珠寶首飾,兜兜轉轉,還是要回到他自己手里”
“這想的也太美了,不給玲兒正妻名分,還想著一毛不拔,真不是個東西”
“不行,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呂布也頗為無奈,說道“你不要大聲吵吵。”
“眼下愿意和我聯手的,除了他還能有誰”
“如今我也是只是稍微松動了些口風,并沒有承諾他什么。”
“一切要等到奉迎天子,塵埃落定之后,方可見分曉。”
“若那時我能得授高位,借助天子名義,未必不能給玲兒找個更好的夫君。”
嚴氏聽了,這才面露喜色,“我就知道夫君沒有昏了頭”
“說來這袁家子煞是奸猾,他處心積慮破壞咱家和袁公路的婚事,一早就居心不良”
呂布聽了,面色一沉,說道“袁術的事情就不用說了,他都帶著大軍打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