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下子負責防守江邊的樊能張英叫苦不迭,太史慈趕去救急,幾場仗下來,發現孫策部將越發悍不畏死,顯然是下決心不惜代價,也要拿下吳郡
這時機選的極為惡心,此時劉繇已經到了豫章,在和笮融交戰,根本無法抽身回援。
陸遜臉色難看,面有愧色,“小子還是將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孫策江東虎狼,所圖甚大,一封書信,豈能讓他熄了狼子野心”
“這明顯是看袁公路大將去了司隸,無法轄制于他,便開始有想法了”
“小子猜測,孫策雖認袁公路為義父,其早有不臣之心,現其大勢已成,手下謀士猛將如云,連袁術早已轄制不住。”
“否則袁公路也不會另尋他途,派大將去占據司隸去了。”
“我猜測,袁術一方面是想威逼天子,一方面是想奪取荊州,因為荊州才是天下爭奪的關鍵。”
“他多去司隸,不僅可以打通去荊州的通道,還可以孤立孫策,打壓他的勢頭。”
“但袁公路怕是料錯了,孫策已經不需要他的支持了,眼下極有可能因為起了自立之心,故毀約奪取吳郡”
太史慈聽了,說道“伯言確實一針見血,公子也曾說,孫策此人,必然不會久居人下。”
“奉孝先生猜測,很可能曹操私下和孫策有勾連,鼓動孫策背反袁術,也未可知。”
陸遜聽了,細細一想,恍然道“奉孝先生目光如炬,我怎么沒想到這一點”
他隨即嘆道“小子聽聞奉孝先生乃是袁使君麾下謀主,這幾年襄助使君數次擊敗強敵,從未漏算失策。”
“同樣身為謀士,當以奉孝先生為圭臬啊。”
太史慈見了,趁機道“伯言有大才,如今江東卻不是能夠一展雄才的地方。”
“奉孝先生有疾,一直想找個親傳門生,據慈所見,伯言最為合適。”
“使君也對伯言頗為看重,認為伯言之才,將來足可勝任一州都督之位,言諾只要伯言投往麾下,其必然以上賓待之,伯言若有要求,使君必全力滿足。
“使君麾下,有曾任冀州監軍的公與先生,也對伯言頗為看重,言說若是伯言來投,必將所學傾囊相授。”
陸遜聽了,登時有所意動,說起來沮授的名氣,比郭嘉還要大,對方文武雙全,文能憑借一張口,便助袁紹奪下冀州,武能上陣殺敵,可以說沮授才是陸遜想要成為的目標。
而且陸遜對于這幾年名聲如同彗星般崛起的袁家兇虎,也是很有興趣。
對方不過比自己大五六歲,卻已經能擊敗己方諸侯,揚名天下了,其對自己如此賞識,讓身為少年人的陸遜,也是心中頗為自喜。
而且袁熙身為幽州刺史,給出的種種承諾,明擺著是要將陸遜培養成下一任謀主的
但陸遜又有些猶豫,舉家北遷,陸家大部分人,應該是不愿意的,他雖然暫代陸家家主,但這種大事,其實拍板的還是他的叔父陸績。
但如果不早做謀劃,吳郡被孫策打下,誰知道對面會不會因先前陸家守城對抗的事情,而大肆報復
他猶豫了下,開口道“劉使君既然將局面托付于我,遜也不能棄之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