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若發信給徐州劉備,許諾其好處,命其幫忙圍困攻打臧洪。”
“聽說劉備最近擴張極快,此舉還能削弱他一些實力。”
“然后調回圍困東武陽的士兵,調一部分去黑山增援顯甫公子。”
“同時調取張合將軍一支兵馬,直接南下河內增援。”
“這樣一來,便可以解決兵力調動的問題。”
審配聽了,出聲道“元皓此計甚妙”
“若劉備能攻下東武陽,不如趁勢將此城送給他,讓其派大將駐扎。”
“劉備和曹操本來就不對付,如果他在東武陽,便能替我們阻住曹操的異動”
“這樣他也無力擴張,暫時會老實幾年。”
眾人聽了,紛紛覺得田豐這計謀確實可行。
要說先前有謀士還說曹操并無異心的話,現在曹操的舉動,已經讓人不敢再替其辯解了。
從易京之戰時偷偷渡過黃河,到沒經袁紹允許便私自向豫州司隸擴張,再到如今奉迎天子,皆是表明其有脫離袁氏之心
尤其是奉迎天子之事,已經讓袁紹及謀士反應過來,冀州不想做的事情,其他人未必不想做,至少當前看來,奉迎天子還是有很多好處的
尤其是天子劉協封的很多官員,和各方諸侯官員任命產生沖突,往往會演變成互相攻擊的契機,讓各諸侯頗為頭痛。
眼下討論是否奉迎天子,已經沒有意義了,袁紹的謀士們都不傻,明白雖然奉迎天子對他們來說很是雞肋,但要是讓曹操做成了,也會是個大麻煩
另一個原因是,袁熙不惜親身犯險去做這種事情,本身就說了他的態度和預測。
袁熙這幾年來,在袁氏內部的影響,比他想象的遠遠要大,因為有他參與的決策,最后都證明袁熙的想法是正確的。
加上袁熙這兩年來,不停的向袁紹寫信,旁敲側擊地影響袁紹想法,終于讓袁紹明白,如今河內奉迎天子的事情異常關鍵。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河內郡的位置異常關鍵,這涉及到了袁氏統一天下的路線。
如今天下諸侯爭霸,其實主要是兩袁爭霸,而袁紹想要擊敗袁術,便要尋找渡過黃河南下的最佳路線。
河內郡的位置在黃河北岸,有數個南下渡口,如果控制了河內,黃河南岸就很難北上,反觀袁紹這邊,隨時可以渡河南下。
下一個合適的渡河地點,就只能在河內往東數百里,從鄴城南下黎陽,渡河到黃河南岸的白馬,南下百余里到烏巢,然后再到官渡,再南下到許都,才能從兗州進入豫州,攻擊袁術的大本營。
這如今這條通道被曹操把持著,鄴城不好輕易發兵。
然后下一個合適的南下地點,便只能是徐州了,因為被大江沼澤阻攔,也不是那么好調兵。
而如果現在袁紹控制了河內郡,便可以南下進入司隸,打通去荊州的道路,從而進入豫州西部,這條路線,是南下路線中最為穩妥,也最為可行的一條。
所以袁熙和呂布聯合,袁紹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從中發現了攻擊袁術的契機。
袁紹雖然有時候好面子,但他并不是為此就把利益拋到腦后的人,袁熙如今給他展現出了一種新的可能性,雖然有風險,但值得一試
等袁紹把自己想法說完,在座的謀士掾屬紛紛贊同,他們也想不到反對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