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點頭,因為此世曹操并沒有將天子奉迎到許縣,所以治所還是在東郡的鄄城,袁術想要徹底擊敗曹操,必然會攻擊其大本營。
袁術在下邳的攻擊,并不是真正的攻勢,而是想把曹操主力調離兗州的障眼法
只要引曹操從徐州南下,其兗州的防守必然空隙,此時袁術只要派大軍北上,擊破曹操的屯兵地陳國,便能截斷曹操軍的后路補給,直搗黃龍
至于為什么兵力占優勢的袁氏,反而會采取這種奇策,在于袁熙根據后世歷史做出的判斷。
因為后世袁術親自率軍擊破陳國,威脅許昌時,曹操親自率兵東征,阻據袁術,而袁術聽說后,竟然不敢親自交戰,而是棄軍逃回淮南,留下大將張勛、橋蕤、李豐等人退守蘄縣。
曹操揮師進擊,大破袁軍,陣斬袁軍大將橋蕤、李豐、梁綱、樂就等多人,張勛幸免于難,逃回淮南,袁術自此一蹶不振。
袁熙從這段歷史看出,袁術根本就是極為害怕曹操,這說明其謀士和武將對于擊敗曹操毫無信心,而且后來的事實也證明,袁術確實打不過曹操
所以當初袁熙總覺得袁術軍的動向很奇怪,試著提出這個想法后,陸遜便回去和沮授討論了數日,最后兩人得出了一個結論。
如果袁熙的猜測是正確的話,袁術是在演戲。
而更加讓兩人擔心的是,很有可能曹操也在配合袁術演戲
兩人真正的目的,是采用聲東擊西之計,扯動對方主力,伺機尋找對方兵力薄弱之處,再合兵一處,趁機從兗州豫州交界的地方攻入對方腹地,直搗對方老巢
這個策略其實很冒險,因為兩方交戰地區在淮水黃河之間,相隔一條淮水,都很容易陷入補給困難的境地,所以雙方應該不會輕易采用這種激進的策略。
但如今催化出這個局面的所有條件,都已經滿足了。
最主要的因素,便是兩州蝗災。
蝗災爆發,兩邊下半年的糧食可以預見顆粒無收,要是打不下對面地盤,只怕自己這邊會有大批人活活餓死。
于是兩邊剩下的唯一選擇,便是集中所有兵力,趁著糧食還沒用盡,速戰速決
曹操一早便做了布局,其以數萬兵力,佯裝攻占徐州,還和袁熙打了一場,讓袁術軍以為曹操主力必然從徐州南下,從而全力攻打郯城,意圖消耗曹操主力。
此舉演的極為逼真,幾乎騙過了所有人,但當時陸遜提出了一個疑問。
為什么曹操有信心惹下這么多敵人,他憑什么認為打跑了劉備,得罪了袁熙,還能在袁術軍的大舉進攻中守住下邳
他就不怕所有人聯合起來對付他
袁熙受了陸遜的啟發,才想起后世之事,從而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袁術怕是根本不想和曹操正面決戰
這倒難怪,曹軍之中戰場謀劃能力最強的,就是曹操本人。
后世也是如此,劉備面對曹操部下,能打的有來有回,但是曹操一旦親征,劉備馬上就不行了。
在漢末這個武德充沛的時代,誰能不能打,各方諸侯心里都是很有數的。
而且別看袁術派出了三路數萬大軍,但其實兵士良莠不齊,光看其一個城都沒打下來,就可見一斑
所以袁熙和沮授陸遜在一個個排除了可能后,得出了一個猜測。
袁術這所謂的十萬大軍,是其手下臨時拼湊起來的,戰力最弱的雜牌軍
其號稱三十萬大軍,雖然肯定實際上沒有這么多,但數萬精兵還是有的,如今這些兵去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