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望著遠處奔襲而來的袁熙軍,心中已經罵了開來,他雖然打仗勇猛,但相比之下,其實更加精于內政,在內事上是僅次于曹操的二號人物。
但這次曹營大將傾巢而出,各有安排,尤其是挖掘漳水倒灌鄴城事關重大,需要威望能力能夠服眾的人帶領,夏侯惇便當之無愧擔起了這個重任。
決河灌城,更需要的的是組織能力,所以夏侯惇并沒有讓曹營大將跟隨,而是要了兩個剛投奔曹營不到一年的都尉,在夏侯惇看來,自己領的這支軍,并不能和敵軍主力抗衡。
而且他這支軍拋去挖掘河道的民夫,兵士滿打滿算只有數千人,他站在寨內高樓上,眼見對面敵人鐵騎精兵逼近,心里也是沒底,只得喝令讓兵士民夫退回寨中,嚴加防守。
但如今他的兵士都在營寨外面監視民夫挖河,對方來得如此快,退走已經是不及,夏侯惇當機立斷,帶著數百親衛沖上來迎擊,為己方爭取撤退時間,同時他對身邊兩名都尉吼道“快讓兵士退回營寨”
此時袁熙軍已到,徐晃一馬當先沖了過來,卻見對方一員瞎了只眼的大將挺著長槍沖來,便即了上去。
兩人甫一交手,都覺對方武藝不凡,夏侯惇見一時拿不下徐晃,打定主意拖延時間,給自己兵士后退的時間。
隨后趕來的袁熙從望遠鏡中見了,發現對面大將瞎了一只眼,竟然是夏侯惇,當下對身邊的太史慈道“子義兄,上去射他,瞄著另外一只眼睛射。”
太史慈聽了,打馬而上,對著夏侯惇頭顱就是一箭,夏侯惇聽到風聲,下意識一側臉,箭矢擦著他的臉頰飛過,拉出了一道血痕。
他大驚失色,對方第二箭又到,瞄的還是他的臉,夏侯敦馬上醒悟,對方這就是對著他僅剩的一只眼來的
他勉強躲過,狼狽不堪,心里破口大罵對面無恥,但眼見對面箭術如此之準,他也無心戀戰,當即撥轉馬頭就跑。
主將一跑,曹軍徹底潰散,徐晃趁勢掩殺,一路上曹營兵士尸橫就地,不多時就是死傷數百,夏侯惇已經什么顧不得了,只能拼命逃回營寨,
此時他的兩名都尉見狀,連忙敢出來接應,沖著追殺而來的徐晃殺來,徐晃便追的太急,唯恐被敵人包圍,只暫時退了回去。
夏侯敦讓兩名都尉趕快接應兵士入寨,至于外面的數千民夫,他已經顧不得了,只能任其自生自滅,他如今想的,別說是擊退袁熙軍了,就是能否全身而退,都沒有把握了。
但他也不是個輕易放棄的人,此時外面的民夫四散而逃,河道四周漫山遍野都是人,也阻據了袁熙軍騎兵的速度,夏侯惇敏銳地察覺到,這是個好機會
此時他旁邊有人說道“將軍,這可能是唯一的機會了”
“對方騎兵暫時被阻,但等民夫散去,后面步兵圍了上來,我們就機會渺茫了”
“末將曾在徐州和兇虎交戰,此人手下兵士極為悍勇,我們兵士一對一是打不過的”
“為今之計,就是立刻整軍出寨,要么退走,要么直沖對面中軍,斬殺主帥”
夏侯惇一看,發話的卻是他手下兩名都尉之一的李典。
李典投奔曹操后,頗受賞識,便隨著夏侯淵參加了曹軍攻打廣陵的徐州之戰,但好巧不巧遇到了全力反擊的袁熙軍,夏侯淵中箭受傷,李典拼死將其救了回去。
雖然李典算是立了功,但此戰曹營諸將在趙云的襯托下顯得黯淡無光,所以回去后也沒有封賞,可以說出師不利。
而且夏侯淵提前負傷退場,也被非議是導致徐州之戰失利的一個因素,連帶李典也受到了牽連,所以這次曹營出兵,他甚至沒有當上先鋒,而是跟著夏侯惇來挖掘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