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榮臉色猙獰,他見許攸又要將濕麻布放下來,趕忙道“等等”
他可不想再經受那種忍受的瀕死痛苦了,趕緊求饒,許攸停住手上的動作,慢悠悠等著審榮說話。
審榮咬咬牙,“是不是我說出來,你就信”
許攸冷笑道“你先說,至于你的話是不是真的,自然有使君去判斷。”
審榮定了定神,張口說出了一個名字。
許攸一愣,然后臉上的笑容定住,他自然知道,這個名字十有八九是假的,但關鍵是,自己要不要繼續審問,戳穿審榮的假話
第二天袁熙在外城和太史慈整軍時,有侍衛前來,說袁紹讓袁熙去府里一趟。
袁熙趕到時,卻在廂房外間見到了數位謀士,荀諶,田豐,審配,辛毗等人都到了。
他和眾人一一見禮,才進了里間,見門窗已經被修補完畢,袁紹正在和許攸說著話。
袁熙心道果然在袁紹心中,許攸最受其信任啊。
但關鍵是,從后世來看,袁紹識人的水平實在不怎么樣,他那兩位年輕時候的摯友曹操許攸,后世一同背叛了他,還協力打下了鄴城,將袁氏子弟女眷陷入了萬劫不復的境地。
若是如今的袁紹知道此事,將會作何感想
袁紹見袁熙進來,讓許攸遞過來一筒竹簡,說道“這事情和伱有關,所以讓你來看看。”
袁熙接過展開,發現竟是許攸審問城門令審榮的證詞,里面說的很簡單,審榮供認是受了袁尚之命,阻止袁譚袁熙進入鄴城。
袁熙將竹筒卷起,沉吟起來。
不管怎么看,這份供詞都有其合理的地方。
因為誰都知道,袁尚和袁熙曾有過矛盾,在袁熙鄴城娶親時,袁尚數次阻撓,但最后謀劃卻被袁熙挫敗,鬧的回頭土臉不說,還一度成了鄴城士族間的笑柄。
所以袁尚有理由,也有動機,趁此機會對袁熙下絆子。
而且審配是袁尚的人,審榮作為其侄子,也有理由服從袁尚的命令行事。
但如果這就是事實的話,袁尚的動機和目的,就非常不純了。
因為其中還牽涉到了五石散事件。
若袁氏當真知曉那五石散的效用,那就說明袁尚此人居心叵測,想要袁紹提早去世,成為冀州之主
袁熙見袁紹眼里也罕見露出了一絲茫然來,知道這封證詞對袁紹打擊頗大,因為若袁尚真的圖謀不軌,那等于是袁紹看錯了人
袁熙把手輕輕摸著竹簡,心下沉吟起來,他自然知道這份竹筒里面的供詞經不住推敲,對袁尚落井下石對自己也更有利,但是此時他該怎么選
如果坐實了袁尚的罪名,袁紹會不會對袁尚失望,將冀州交給自己
亦或是說,袁紹其實根本不相信這份證詞,只是拿來試探自己
他微微抬頭,發現許攸背對著自己,無法看到對面臉上的神色。
而袁紹的表情極為復雜,復雜到了袁熙也看不透的地步。
他想起了袁紹對袁尚和袁譚的態度,想起這幾年鄴城發生的事情,想起了前身點點滴滴的記憶,袁紹到底是為什么選擇袁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