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搞明白,這次我們回去是為了什么”
“這次大軍回軍,是因為我們要去爭一爭那位子”
“若正如情報所說,本初公身體有恙,命不久矣,那么誰先趕到鄴城,誰就能占據鄴城,成為冀州之主”
“若是比其他人晚了,那就一切休矣”
辛評聽了,也知道郭圖的意思是賭一把,不成功便成仁。
因為按照目前的路線,是無論如何來不及的,而如果曹軍讓開兗州,大軍便能從泰山郡進入平原國,然后渡過黃河,直接趕往鄴城,最少也能節省十幾天時間。
大家心里都很明白,說是趕回去救援,但按照鄴城的實力,正常來說,擋個一個月還是沒有問題的。
于是事情的關鍵,便成了袁譚和袁尚誰先趕回去的問題。
對袁譚來說,若袁紹病重,他便可以掌握鄴城,但時候袁紹遺命,還不是袁譚說了算
反觀要是袁尚趕到,那袁譚也只能黯然返回青州,從此蝸居一地。
袁譚聽了郭圖的話,臉色數變,終于是下定了決心,狠狠一拳砸在桌幾上,“好,我便賭這一把”
“要是被曹操這廝騙了,大不了和他拼死一戰而已”
辛評見袁譚注意已定,也只有和郭圖一起領命。
然而經過兩郡的過程,卻是出乎意料的順利,只有在通過濟北郡隘口時,袁譚才發現對方竟然在此地還駐扎有這么多的兵力,不由驚出一身冷汗。
因為對面兵力雖然不如袁譚軍,但是要是占據要地發動突襲,袁譚軍必然損失慘重
但對面卻是沒有行動,袁譚大軍有驚無險地通過了隘口,直奔平原而去。
袁譚催促兵士急行軍,足足一日一夜趕了六十七里,才讓疲憊不堪的兵士安營扎寨,算算距離,明日只要再行三十里,趕到平原國的黃河渡口,就可以渡河了
此時辛評卻是一臉憂心忡忡的走了進來,對袁譚道“使君,我總覺得此事不對頭。”
“若曹操真的想攻打鄴城,豈能容許我們這么容易通過”
“我算了算時間,如果正常行軍的話,使君和顯甫公子,應該是會同時趕到鄴城的。”
“所以我有個不成熟的想法。”
“這種局面是不是曹操刻意造成的”
“按曹操的實力,本就不可能在一個月內打下鄴城,尤其是兩軍回援后。”
“我猜測,其真正的目的,是讓使君和顯甫公子相爭,從而削弱袁氏的勢力,他方能有機會圖謀冀州”
袁譚一怔,臉色凝重起來,辛評說的貌似還真的有道理
要真是這樣的話,袁紹病重,自己和袁尚趕回鄴城后,勢必會打起來,這樣確實會給曹操可乘之機
此時郭圖走進來道“我其實也贊同仲治的想法。”
“但仲治可曾想過,即使真是如此,我們之后如何應對”
“是照常趕路,還是慢慢趕回去,避免和袁尚沖突”
“我們若是比袁尚晚到,他會讓我們入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