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已經是他進入鄴城的第四天了,曹軍到底去了哪里
樂進于禁被擊退后,按理說應該和尚未損失的曹軍合并,有所動作才對,要么是重建倉亭津,要么是圍攻東武陽,要么是騷擾鄴城,要么是攻打疏通漳河的袁熙軍士民夫。
但至今為止,沒有任何消息傳來。
一條消息也沒有。
四天說多不說,說少不少,曹操每支軍可能相隔百里,互相策應消息支援的時間,可能就要一兩天。
如果樂進于禁潰散后和其他曹軍匯合,那邊再指揮兵力調動,算起來花上四五日,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一眾冀州謀士這兩日也并未在意,畢竟也不是能探聽到敵人動向的時候,但袁熙和曹操交戰多次,深知曹操這人最難對付的一點,就是反應迅速。
對方絕不可能在倉亭津被破壞這么多天后,還沒有應對,其至少應該做出威逼鄴城的姿態,逼著袁熙收縮防守,方能占據主動。
不然若是袁熙派出騎兵對其營寨進行突擊,他們有信心防得住嗎
袁熙搖了搖頭,不管如何,今日他都要擴大搜索范圍了,在古代這種信息無法及時傳遞的時代,方圓百里的戰場如同籠罩著一團團迷霧,只有派出去的探子送回消息,其搜尋的地區迷霧才會打開。
但這也只是暫時而已,說不定探子離開后,先前搜尋的地區立,就有敵軍出現了,送回去的情報完全失效。
所以戰場上其首要決定勝負的因素,便是雙方掌握戰場態勢的多少,了解的越詳細,對敵人信息掌握的越多,就越能將勝利的天平向自己這方傾斜。
此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在這點上,守城方天生便有劣勢,因為城池是固定位置的,城內之人眾多,城內動向很容易被其中的內奸探知并傳遞出去。
但城外攻城軍隊就不一樣了,其最危險的時候,就是這種并未發動攻城,而且位置尚未探明的時候。
即使其營中有內奸,也很難傳遞消息,畢竟軍營的出入極為嚴格,稍有異動就會被人發現。
所以現在袁熙擔心的是,鄴城的情況,曹軍那邊已經極為了解,但自己卻連曹軍的位置都沒打探到,這兩相對比,已經是處于下風了。
袁熙帶著孫禮走下城頭,他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他沒有回府,而是縱馬一路來到了甄家后門。
孫禮跳下馬,對著門后對了暗號,后門打開,袁熙和孫禮進去后,又立刻關上。
袁熙一路進了主屋,便看到張氏正跪坐在堂上,見他進來,便跪拜道“見過使君。”
袁熙上前將張氏扶起,說道“阿母不必如此多禮。”
“事急從權,我也不客套了,事情怎么樣了”
張氏低聲道“如今城中甄家族人,總計二十余口,妾已盡力縮減奴仆數目,將車隊控制在百人以下。”
“甄家財貨之前已經偷偷轉移大半,所以這次帶的輜重車子,不超過三十輛。”
袁熙沉吟一下,斷然道“還是太多了,萬一遇到緊急事情,反而生亂。。”
“人數控制在四十人,車子控制在十輛以下。”
“剩下的人妥善安置,如今鄴城人心穩定,應該不會橫生枝節。”
張氏趕緊答應,她不敢問,為什么鄴城并未有什么風聲,袁熙卻要急著讓甄家人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