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熙站起身走來走去,往昔情報中的種種違和涌上他的心頭。
兵貴神速的曹操軍,至今沒有出現,不知道在哪里謀劃著什么。
袁術軍殘軍從豫州跑到了青州邊境,而那邊地處袁譚和曹軍勢力的交界。
袁譚肆無忌憚地從這個地帶行軍,曹軍卻毫無反應。
是誰給袁術的信心,讓其能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跑去攻打荊州的,他就不怕被斷了后路
但袁術以前將袁氏族人以及自己后宮都留在了壽春,若是其主動放棄壽春和這些人的,他有那么大的魄力嗎
袁熙心道一個人做事,必然有動機,便是從這件事中獲取的利益,只有得到好處,才能催動人們去開展行動,那曹操的目的和動機是什么
他越想越覺得不對,便讓孫禮去請沮授和陸遜,兩人趕到后,袁熙將心中疑惑說了,沮授思忖一會,說道“老夫長于兵事,但對于謀略方面并不擅長,況且眼下缺乏對曹軍行動的情報,所以不敢妄下定論。”
“誰也不清楚其是不是在某處窺探鄴城,等公子出兵,伺機偷襲攻擊我方兵士”
“伯言負責搜集情報,知道的比我多,是不是有自己的想法”
陸遜清了清嗓子,出聲道“這五日間,我共派出了三十多組探子,其中有七八組已經返回。”
“其探查的范圍,最遠到了鄴城之外二百里處,并著重搜索了山坳密林等位置。”
“我跟據傳回來的消息推斷,曹軍至少在外圍有兩支軍隊,但是人數不明。”
沮授說道“兩支”
“是不是有些少了”
“每支有多少人”
陸遜答道“加起來至少有兩三萬人的樣子。”
沮授微微點頭,“若真是如此,這數目倒像是曹軍主力。”
袁熙也同意曹操的判斷,在經過和袁術的幾場大戰后,曹操能保持三萬兵力,已經是非常不得了了。
但他還是不太放心,提出了一個問題,“眼下鄴城是曹操最重要的目標嗎”
此話一出,沮授和陸遜都有些沉默,最后沮授沉聲道“鄴城看著很好,但是拿下來不容易,守住確也不容易。”
“冀州一馬平川,鄴城并沒有天險阻擋,守城要投入大量兵力進去,但相對攻城人的人也更多,對于喜歡機動作戰的曹操來說,可能并不合適。”
袁熙對沮授道“若是鄴城對于曹操來說并不重要,那重要的地方在哪里”
“或者換句話,他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陸遜苦苦思索,突然靈光一閃,抬起頭來,“其實曹操先前想要奪取徐州乃至豫州的做法,都被證明是虛晃一槍,但若不是公子壞了他的好事,其肯定會將錯就錯。”
“其佯攻徐州實打壽春,還是佯攻壽春實打鄴城,說到底還是公子破壞了他最初的計劃,所以其只能被迫轉向,改用別的謀劃。”
“如果公子沒有阻止他,那其繼續攻打徐州壽春,自然是得益最大,畢竟調動兵馬卻一事無成,對于士氣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如今想來,依照曹操的性格,如今公子出人意料地趕回并占據鄴城,其是不是已經開始謀劃另外的應對之策了呢”
沮授出聲道“伯言是說,曹操說不定已經改變了當初的目標”
陸遜猶豫道“我也只是猜測而已,真要如此的話,那曹操從徐州為止的三次出兵,都是有備用之策的,這有些太過匪夷所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