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支吾幾句,吞吞吐吐道“你不知道,這人真是沒有良心”
“不僅對我不敬,還覬覦尚兒家眷,你可知”
袁尚打斷劉氏的話,“阿兄可能會和曹操勾結,聯手攻打鄴城。”
“啊”劉氏瞬間臉色蒼白,“有這種事情”
“那我們怎么辦”
袁尚沉聲道“如今我只能依靠顯奕幫我擋著,不然咱們全都要死。”
劉氏聽了,方才不甘不愿地嘟囔幾句,訕訕道“那可便宜了那小狗了”
袁尚突然感覺有些心累,阿母到現在還沒看清情況,非要把所有人都變成敵人嗎
還真以為憑借自己袁氏繼承人的身份,就能讓所有人都甘心聽命了
他出去帶兵打仗這段時間,沒有了劉氏吹耳旁風,卻是明白不少道理,主將能得到部下的擁戴和效死,并不是靠的軍令,而是平日里面做出的事情。
別人對自己敬畏,這是敬畏自己的職務和位置,而不并不是自己這個人,想要得到對方的忠誠,就必然先回報對方的期許。
袁尚發現自己離開鄴城太晚了,明白這些道理太晚了,不過他也有些慶幸,起碼自己明白了這個道理,若是一直留在劉氏身邊,只會被其帶得越來越偏
但劉氏是他的母親,他也不好說什么,只得盡力搪塞過去,他甚至能猜得出劉氏想說洪氏的壞話,但現在的袁尚在經過了一些事情之后,已經是有了自己的主意了。
如果一定要付出代價的話,比起用這些代價去得罪人,相比之下,用來交換對自己有利的條件,是更好的選擇。
次日一早,袁熙被軍營里面兵士的起床聲吵醒,他直起身子,從稻草鋪上坐了起來,感覺腰背酸痛,不禁搖了搖頭,這幾天他在宅子的軟塌上睡習慣了,再回來睡硬地,反而有些不適應了。
昨天他離開袁尚后,出了府才發現自己有些情緒失控了,他本不應該子做的如此生硬的,若是更更圓滑些,說不定結果會更好。
他走到城頭,想了好久,才意識到可能是袁紹的遭遇,讓自己產生了共鳴。
一方面,可能袁熙心里,不愿意接受自己將來有這種憋屈的死法,另一方面,可能他對袁紹的感情,遠比自己想象的復雜得多。
作為一個穿越到不同時空,再也無法和父母見面的人,無論做下多么揚名天下,被世人所稱頌的事情,終歸心里是有那么一絲缺憾的。
不能再見親人的遺憾,化作對前身親人的移情,袁熙心里不知不覺,對之于前身有養育之恩的袁紹,多少是有那么一點父子之情的。
所以對于得知袁紹被下毒的真相后,袁熙心里如同有一團火在燒,這不平之氣在胸中郁積醞釀,等著有一天噴發出來。
他走出軍營,看到高順徐晃的人已經在整軍了,眾人已經得到命令,近期會有一場大戰,所以誰也不敢怠慢,每日早起晚歸,加緊操練兵馬。
太史慈卻是獨自在校場射箭,幾筒箭射完,他又開始演練兵器,拿的不是他慣使的雙戟,而是一根長戟。
前日太史慈被許褚壓制,回來苦思冥想,最后還是無奈發現,只能以長對長,所以太史慈又將多年不用的長兵器撿了回來。
袁熙見太史慈將長戟長戟舞動的虎虎生風,但其臉上卻是有些紅色透出,明白長戟其實比短戟更加費力,而太史慈本來就身體有暗疾,舞動久了,多少對身體是有些損傷的。
但袁熙也不會去勸阻太史慈,各人都有各自的道路,戰場上為了奪取勝利,所有人都賭上了身家性命,這是身為局中人的覺悟,并不需要他人置喙。
他麾下的將領兵士養精蓄銳,準備充分,接下來要等的,就是袁尚如何決定了。
如果袁尚選擇保存實力,不讓其麾下將領兵士出戰,而是用來對付袁譚,那鄴城對曹軍的反攻,怕是很難進行,袁熙也不會自己孤軍出城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