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馬騰為耿鄙麾下司馬,在耿鄙死后接管了漢廷軍隊,但是他非但沒有為耿鄙報仇,反而和叛軍合流,也反叛了
他聚合了王國、韓遂等人,聯合了多支叛軍,自己則成為叛軍領袖,在中平六年189悍然進犯關中,攻打長安。
漢靈帝緊急調集皇甫嵩和董卓平叛,擊退了馬騰叛軍,讓馬騰被迫退回隴西,這便是最初的涼州之亂。
這件事也促成了出身寒微的董卓崛起上位,同年漢靈帝病死,董卓顯露出野心,奉何進之命進京,同時暗里派人勾連馬騰韓遂修好,以為臂助。
雙方約定,董卓進軍雒陽,馬騰韓遂攻打皇甫嵩,占據長安,兩城即得,天下可得。
但馬騰韓遂卻不看好帶著幾千兵進入雒陽的董卓,在董卓走后按兵不動,想等著雙方打得兩敗俱傷,再伺機而動。
結果讓兩人沒想到,全天下人也沒想到的是,董卓真就憑著幾千人控制了雒陽,行廢立之事,扶持漢獻帝上位,成了最后的贏家
但董卓此人倒也不計前嫌,他唆使呂布殺死丁原后,吞并了并州軍,實力大增,再度派人要求馬騰韓遂歸附,馬韓兩人見董卓勢大,便依附了董卓。
后漢書董卓傳董卓之入關,要韓遂、馬騰共謀山東。遂、騰見天下方亂,亦欲倚卓起兵。
之后初平三年192,董卓被殺,李傕郭汜重奪長安,兩人掌權之后,延續了董卓的策略,招安了馬騰韓遂,讓其實控涼州。
魏書董卓傳是歲,韓遂、馬騰等降,率眾詣長安。以遂為鎮西將軍,遣還涼州,騰征西將軍,屯郿。
馬騰是扶風人,郿縣地處扶風,所以馬騰也算是衣錦還鄉,至此馬騰從漢吏到邊地巨寇,再到漢廷邊疆大員,重號將軍,完成了大步跨越,走上了人生巔峰。
興平元年194關中出現糧食危機,屯駐郿縣的馬騰向李傕求糧不獲,心生怨恨,遂勾結在長安任職的左中郎將劉范等人,聯手益州牧劉焉劉范之父,攻打長安,這便是第二次涼州之亂。
李傕遣樊稠李利出戰,大破馬騰劉焉的聯軍,馬騰韓遂敗走,劉范等人被殺,劉焉聞訊發病猝死,益州大亂。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李傕郭汜攻打長安時,也是因為劉焉手下的叟兵叛變,導致呂布敗走,長安陷落。
劉焉此人,其實一直暗地里面謀劃自立為帝,其所作所為也影響了漢末的天下大勢,但如同袁紹一樣,最后的勝利果實被別人拿走,最后人生落幕的時候,幾乎沒有獲得任何好處。
之后樊稠追擊馬騰韓遂軍的過程中,樊稠和韓遂停戰,因此回到長安后受到李傕猜忌,覺得樊稠有了自立之意,所以找個機會將其殺害。
這個舉動也引起了郭汜的警覺,開始和李傕相攻,導致長安戰亂,百姓死傷無數,十室九空,這也是天子劉協離開長安東歸雒陽的起因。
在在著一系列事件之后,李傕郭汜在司隸被曹操袁熙聯軍擊敗,李傕被殺,郭汜被段煨追殺回涼州,身家盡喪,被迫投靠了馬騰韓遂。
馬騰韓遂名義上接受了郭汜的投靠,吞并了郭汜的涼州軍,便掉頭過來攻打段煨。
馬騰韓遂一貫的反復無常,他們長期割據邊地,反抗東漢朝廷,本無忠義之心,其數次出兵攻打關中,目的乃是渾水摸魚,覬覦帝位,與李傕郭汜等人并無二致。
從后世曹操找借口殺死馬騰的舉動來看,事情也不是馬超反叛那么簡單,怕是早就看明白了馬騰品行下作,所以馬騰之死若是全歸結于馬超,似乎也并不太公平,歸根到底是馬騰所作所為,便是連曹操都忍受不了。
而如今兩邊交戰,也是在于段煨和馬韓兩人的立場不同。
段煨作為董卓一系碩果僅存的將領,對于漢庭的忠心,自然也不是馬騰韓遂所能相比,所以當他得知馬騰韓遂收留了郭汜,便要求馬韓二人交出郭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