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嘉看來,可能曹操需要奉迎天子,但袁熙卻不需要,在這件事情上,郭嘉和沮授分歧很大。
先前在太平道中給袁熙造勢,郭嘉倒是很樂意,因為畢竟袁家爭霸天下的大義,便是代漢,所以不論是蒼天已死,還是代漢者當涂高,都是極為適合袁家的道路。
而奉迎天子,興復漢室是什么,這不是純純是個拖累
爭霸天下,只要有足夠的實力就夠了
所以在這點上,郭嘉的想法,反而是偏向于袁紹的做法,不直接控制天子,也不讓敵對勢力控制。
于是袁紹選擇讓手下曹操代自己控制,只不過曹操翻臉,袁紹就像上次一樣,長安被董卓摘了果子,再次玩脫了而已。
至于呂布,郭嘉早就希望對方死了,畢竟從名聲到關系,在郭嘉看來都純純是個負累,早點甩脫這個包袱,對袁熙有益無害。
幽州只要一個強勢的主公,那便是袁熙,不需要除此之外任何地位超然的長輩
郭嘉雖然對利用呂玲綺心里稍有歉疚,但也只是一點而已,畢竟若是呂玲綺還跟著呂布,只怕現在早就死了。
她跟著袁熙,加上呂布戰死的緣故,將來的前景,可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至于吳夫人,郭嘉的心思更不純了。
孫策被刺,江東確實需要穩定局勢不假,但另一方面,江東諸將的忠心,絕對沒有郭嘉所說的那么不堪。
相反,江東謀士之中,比如周瑜,是能夠獨掌大局的,如果其有心進取,最好的方式,是將孫策遇刺的元兇,暗暗推到袁熙身上,然后趁機找借口蠶食廬江九江,甚至北上,以穩定江東人心。
這對于好不容易打下江淮地區的袁熙來說,無疑是不能接受的,但偏偏至少一到兩年間,袁熙需要專心對付曹操,根本騰不出手來在江淮地區布防。
所以郭嘉思慮再三,決定拋出吳夫人這顆棋子,投入江東攪局。
吳夫人既然和袁熙有了孩子,自然心里是偏向于袁熙的,所以到了江東后,內政外交多少都會隱隱偏向于袁熙,其身份更能壓制周瑜,讓其不會對袁熙領地做出過激之舉。
退一萬步講,即使吳夫人偏向于孫家,亦或吳家,這更中郭嘉下懷,若是有偏向于孫家圖謀袁熙領地之舉,郭嘉便可以拋出出袁謙這個大殺器,讓吳夫人無法為所欲為。
其要是偏向于吳家更好了,到時候只要稍作挑動,吳家孫家的關系便會產生裂痕,內斗之下,江東哪還有余力擴張
到時候等袁熙平定了中原,再南下江淮,江東便早失去了最好的機會,遲早會被袁熙擊敗。
雖然此舉對吳夫人不地道,但對于郭嘉這種謀士來說,只要做事對袁熙是問心無愧就行了。
想到這里,郭嘉又是狠狠灌下了一大口酒。
對他來說,袁熙并不是個非常合乎自己心意的主公,行事考慮太多,過于仁義,這在爭霸天下的過程中,未必一定是好事,畢竟這個過程中,充斥著陰謀詭計,你不去做,別人就要對你做。
而行事不擇手段,狠厲果決的曹操,反而更對郭嘉胃口。
但袁熙對自己有知遇之恩,郭嘉也不打算改換門庭,既然如此,那袁熙不愿意做,或者不適合做的臟事,那就由自己來做了。
這便是郭嘉身為謀士的道。
不過人人秉持之道并不相同,比如在鄴城的許攸,想法便和郭嘉想法完全不同。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