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呵呵一下,“沒想到文若也能說出這種模棱兩可的話來。”
荀彧正要辯解幾句,曹操擺手道“文若不必多言,我都明白,也知道伱的苦衷。”
“也罷,等回去兗州,你來安排天子車駕進駐許縣的一應事宜,并掌管許縣事務。”
“到時天子在潁川,我在東郡,中間政令通傳,就有賴文若了。”
荀彧心情有些復雜,知道曹操這種舉動,還不是不愿意讓威逼天子的惡名傳播,所以多少要遮掩一下,讓自己從中作為緩沖。
不過這對荀彧來說,也算是得到個極好的機會,讓其能夠想辦法緩和兩邊關系,為曹操出力的同時,也能夠名正言順為劉協做些事情。
想到這里,荀彧感激涕零道“多謝明公”
曹操一怔,隨即嘆息道“文若啊,你終于又叫我明公了。”
“前段時間,你叫我使君,我還以為,你也會像公臺一樣,和我分道揚鑣了呢。”
荀彧感覺如鯁在喉,有些說不出話來,良久才出聲道“明公既然對陳宮如此賞識,又何必讓人殺了他”
曹操嘆息一聲,“公臺一心求死,我若是留他性命,反而是讓他更加憤怒吧。”
“說來我欠公臺的,確實不少啊。”
荀彧出聲道“陳宮兗州背反明公,確實不該,但明公是否對當年呂家一事,有些后悔呢”
曹操一怔,隨即哈哈大笑起來,“文若,你說可能嗎”
“再來一次,我還是一樣會做”
“當時我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身家性命隨時系于他人之手,你說我怎么敢相信人”
“我若是死了,曹氏多少人要跟著喪命,又有多少人就這么默默無聞死去,哪有今日所成”
“我曹操確實負過天下人,但天下人就沒有負過我曹操”
“我一心匡扶漢室,偏偏所有人都認為我是漢室反賊,一個個都想著置我于死地”
“他們可曾知道我真正的想法”
“我當初逃出雒陽,一路亡命,之后數次起兵反董,又一次次被打敗,后來才發現,我才是最傻的那個”
“如今我想匡扶漢室,只不過想借助天子名號,就有人覺得我是要篡位,一個個想要置我于死地,我想問問文若,天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包括劉備,我是如此信任于他,私下告知他,我和袁術公孫瓚交往之事,他卻轉頭就向袁紹告發了我”
“文若,我每次真心待人,每次換回來的都是背叛,你說為什么”
荀彧默然,他輕嘆道“明公確實很不容易。”
但他心中更加嘆息,因為他對于曹操的這些話,也辨別不清,到底其中有沒有假話。
但劉備告密之事,荀彧是知道的。
劉備作為盧植弟子,和蔡邕弟子曹操的關系,比一般人想象的要緊密的多,兩人早年同在雒陽求學時,便認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