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夫人呆若木雞,她剛才還真動了這個心思,想要華佗回去報信,但看孫權的反應,卻似乎早就想到了
以這種行事老辣程度,單憑孫權肯定做不到,周瑜肯定在其中出了不少主意
但自己現在還偏偏沒有理由反對,吳夫人現在很后悔,自己夾在兩邊,里外不是人,要不是為了見孫策一面,還不如不回江東,眼下孫權明顯是想將自己架空吧
他才多大,怎么手腕手段比策兒還厲害
郭嘉讓自己回江東,調和袁熙和孫氏的關系,是不是太過高看自己了
但事已至此,吳夫人也無計可施,只得出聲道“既然權兒心中有數,那便去做吧。”
孫權聽了,深深躬身一拜,“還請阿母安心將養身體,免得勞心勞神,江東的事情,放心交給我好了。”
吳夫人聽道這近乎于明示的話,呆呆的點了點頭。
孫權轉身走出,他一路走在寬闊的步道上,本來還有些猶疑的目光,逐漸變得堅定起來。
阿母,不要怪我,我只是想做的比阿兄更好。
身在幽州薊城的袁熙,因為并不會觀星,所以也并不知道孫權準備在孫策剛死的當口就準備背刺自己。
他即使知道,也騰不出手來應付江東,畢竟身在壽春的陸遜和太史慈是為了守住淮河,讓曹軍無法越過淮河一線的。
換言之,長江那一線,袁熙起碼在這一年半載之內,是近乎放棄掉的。
畢竟現在他眼里只有一個目標。
如何破壞曹操占據南陽,圖謀荊州的計劃。
雖然他并未得到曹操攻打荊州的消息,但從種種動向來看,眼下正是極好的時機。
因為曹操現在處于一個兵力弱勢期,急需張繡的部隊補充實力。
后世三國之所以年,甚至七八年才打一次大戰,不是因為諸侯不想打,而是打不了。
謀劃一場十萬人以上的大戰,所需要的糧草輜重,是一個巨量的天文數字,需要抽空領地內的所有人力物力,即使冀州這種富庶之地,也需要數年時間恢復元氣。
就像袁紹動用了十萬人包括農業勞力參與到易京之戰中,最后也確實如愿徹底擊潰了公孫瓚,但隨之而來的后患也是異常嚴重,當年冀州便出現了饑荒。
以一州之地維持數萬人的常備兵力,一個月的兵馬糧餉花費就要幾十萬擔,這種耗費實在巨大,所以大戰結束后,要立刻讓兵士轉為百姓耕田數年,才能再度積攢起下一次大戰所需的糧草。
后世的歷史上也是如此,袁紹在易京之戰中被曹操偷襲鄴城,但擊敗公孫瓚之后,他卻沒有和曹操馬上翻臉,而是想要恢復一年半載元氣后再攻擊曹操。
這個舉措并不是他一個人決定的,而是冀州謀士的共識,因為只有參與到其中的人,才知道大戰剛息,再度調兵征糧是件多么困難的事情。
而官渡之戰的開端,則是曹操占據司隸,直接打通了繞過黃河,東進魏郡的通道,袁紹實在拖延不下去,才被迫開戰的。
所以如果仔細看這段歷史的話,才發現想要立刻開戰,速戰速決的是曹操,想要拖延時間,恢復元氣的反而是袁紹這一方。
所以后世沮授等人才在開戰之初就提出派出騎兵襲擾曹軍后方,慢慢消耗對方元氣,打防守戰的的策略。
沮授等人當然并不傻,他們是真切看到了袁紹軍后勤難以為繼的致命弱點。
有人會說曹操在官渡之戰的時候也是糧草不足,但卻忽略了另外一個問題,即袁紹其實也在打腫臉充胖子。
把所有糧食屯于烏巢,一旦烏巢被破,糧草被燒,馬上全軍崩潰,怎么看也不像是糧草充足的樣子吧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