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并不知道城外的真相,眼下城外打的那么激烈,他也來不及派人去查到底發生了什么。
現在他要面對兩種選擇。
一是馬上開城,發兵襄助曹操,二是靜觀其變,等一切塵埃落定。
如果選擇前者的話,如果偷襲曹操的人是張繡的話,那自己等于是在阻止張繡。
如果如此選擇的話,便等于徹底倒向了曹操,再無回頭之路。
如果城頭觀虎斗的話,倒是最為穩妥,到之后只要等雙方分出勝負,自己便向勝負方示好,便能保住自己性命。
不過如果如此的話,賈詡就面對一個問題,城外偷襲曹操的,到底是那一方的勢力
如果真是張繡,這表明張繡對自己不信任,所以對曹操發動如此大規模的突襲,也沒告訴自己,如果自己不表態的話,事后張繡會不會清算自己
但如果是張繡之外的勢力,那事情便很值得玩味了。
賈詡這個人其實是很謹慎的,而且很會根據對方的性格利用人心。
他年輕時在涼州被賊寇抓住時,謊稱自己是段穎的族人,若自己被殺,段穎便會替自己報仇,相反如果賊寇將自己放走,他到時候必然有重金報酬。
零星盜匪自然不敢得罪西涼三明之一的段穎,于是就將賈詡放走,而賈詡的同伴都被殺死,獨獨賈詡得以生還,這邊是利用了賊寇畏危貪財的心理。
之后天子車隊被迎到安邑,賈詡離開李傕郭汜,投靠了段煨,但發現段煨不喜歡自己,心自不安,所以賈詡暗地離開,投靠了張繡,卻沒有帶走家人。
旁人不解,問賈詡原因,賈詡回答張繡相比段煨,張繡更需要自己,而段煨為了名聲,也會善待自己家人,所以不必擔心,事后的發展,也如賈詡所想的那樣。
所以賈詡此人處世之道,便是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謀取最大的利益,這是他性格使然,也正是如此,能讓他走到如今的位置。
所以面對城外交戰的情報,賈詡思忖再三過后,決定一邊派出探子,一邊緊閉城門,靜觀其變。
因為此時的他,并不能判斷局勢會倒向誰,而作為永遠站在勝者那一方的人,賈詡決定到最后一刻才下注。
小院之中,諸葛亮望著天邊的火光,霍然站起,說道“曹操星象大兇,但尚有一線生機無法斷絕,說明這次突襲并不太順利。”
“而作為城中主事的賈詡,絕對會觀望不出,這樣一來,曹操生還幾率大增。”
“我決定要最后努力一次,勸說他開城出兵,協助擊殺曹操”
黃月英輕嘆一聲,“這好像很難啊。”
諸葛亮沉聲道“總要試一試。”
“若曹操今晚反而得勝,那其便能成就大勢,天下將無可以制他之人。”
“我不知道今晚誰來打他,張繡也好,別人也好,總不能讓其就這樣死在這里。”
黃月英奇道“夫君覺得,今晚突襲曹軍的勢力,可能會有覆亡之危”
諸葛亮點頭道“星相暗淡,黑光縈繞其上,應該會有變數。”
黃月英還是第一次見諸葛亮如此申請凝重,便出聲道“妾還是陪著夫君一起去吧。”
諸葛亮略一思忖,便即點頭道“也好,城內兵荒馬亂,在一起反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