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圖心道這倒未必,關鍵還是處理手段,以及得到他的人,都否對自己的實力有清晰的認知。
比如那袁熙便是如此,得到鄴城之后立馬放手,將這身包袱甩開,而且此人很是雞賊,并沒有一定要防守的大城,相反倒是在天下轉來轉去,讓人無法琢磨其軟肋。
幽州薊城也就罷了,苦寒之地,還是新修的城池,據說條件遠不能和冀州大城相比。
郭圖也不是沒有動過勸袁譚派兵突襲薊城的主意,但在眾人思慮過后,還是放棄了。
因為花費的代價太高,得到的好處太少,完全是得不償失。
青州到幽州也不遠,直接越過冀州的渤海郡便是,而且這兩年來渤海已經被袁譚滲透的差不多了,想要調兵也不是難事。
但再往北就是幽州的漁陽郡了,乃是幽州軍重兵把守和練兵的地方,在幽州鐵騎面前,強如袁譚也不敢用青州軍去硬碰。
而且就是打下了薊城,也不過得到了一塊極其難于管理的地盤,幽燕之地的人頭都很鐵,要是打到對面家里,說不定全家都會拿著刀出來拼命。
所以想比之下,袁譚更想得到徐州,畢竟經歷曹操二屠之后,徐州人口大降,且反抗力度也不如北人。
但袁譚是和袁熙打過仗的,知道對面戰陣上的難纏,不到萬不得已,袁譚是不愿意和袁熙在戰場上見面的。
所以袁譚最后決定派泰山賊臧霸出馬,他知道臧霸先前投靠自己,乃是迫不得已,臧霸此人的立場,袁譚也看不明白,所以想干脆借刀殺人,弄死臧霸這個不穩定因素。
沒想到臧霸卻是比袁譚想的雞賊很多,其從瑯琊郡南下東海郡,裝模作樣打了幾仗后,便按兵不動,顯然是不準備讓手下送死了。
于是對于袁譚來說,他現在最好的選擇,便是伺機打下鄴城,收服冀州士族,占據冀州,趕走袁尚,成為袁氏家主。
那個時候,袁譚便可以有資格和曹操討價還價了。
當然,袁譚的想法很好,能否得到他想要的東西,終歸是要在戰場上親手取得,至于付出的代價,自然就是他賭上的一切。
在爭奪天下這個棋局中,沒有人可以不勞而獲,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打天下最后的勝利者,一定是親手為自己陣營爭取最大利益的那一個。
換言之,一個不能打的主公,是無法建立起威望的,即使僥幸奪取天下,也很難守得住。
如今江東的孫權,也在面對這個問題。
周瑜救回來了,華佗也沒有提任何條件,按道理說他應該高興才是,但孫權卻在部下掾屬的眼中,看出了那無意間流露出來的對自己的那一絲不信任。
畢竟他剛一入主江東,為了建立威信,便大動刀兵,要是贏了也就罷了,偏偏輸得如此之慘
根據孫權的心腹得到的消息,已經有不少人私下里面表達了對他的不滿了。
由于人數不少,孫權也不可能一個個找借口懲治過去,關鍵是發牢騷也就罷了,其中有些人,還發出了相比過世的孫策,孫翊更像其風貌之類的感嘆
這里面蘊含的意圖就很明顯了,如果孫權行事不堪,這些人有可能隨時聯起手來,給江東換個主事人
這才是最讓孫權害怕的,因為這些人中,竟赫然有張昭在內
傳聞中孫策死前,張昭曾建議孫策立孫翊位繼承人,并且最為可怕的一條傳聞已經被確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