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配就更不用說了,他身為袁尚謀主,又自負甚高,若其傾向于求助袁熙太多,只會被人懷疑沒有獨掌大局,力挽狂瀾的能力,所以其肯定會堅持以為冀州爭取利益為出發點。
許攸此人,可能無論戰陣軍事,亦或內政謀略上,都不是最拔尖的,但他哪一樣都不差,尤其在揣摩人心上,更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畢竟這些年來,很少能有人比他的經歷豐富的。
不得不說,袁紹當初招攬的這些謀士,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單正因為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長處,誰也壓服不了其他人,沒有一個擁有絕對話語權的謀主,所以內斗起來的禍患才會如此之大。
袁紹沒有解決這些問題,是因為這些謀士都窩在冀州,利益盤根錯節,很難分出彼此,所以才成了一筆糊涂帳。
而且袁熙起兵之初,便在有意無意地回避這樣的局面,同時采取了一些手段。
便是讓其手下的謀士,在盡量遠離家族的地方任職做事,同時不讓謀士的職責沖突,讓其各管一地,不到大戰之時,盡量少碰面。
就像沮授被留在了薊城,郭嘉負責黑山,陸遜在江淮,諸葛亮隨著袁熙管內事,幾乎沒有沖突的地方。
其實曹操也是這么做的,他外事依靠曹氏和夏侯氏,內事依靠潁川謀士,出現沖突時候,他選幾個心腹商量一夜,就把事情定了,在這點上曹操的手腕要比袁紹精明不少,但另一方面,他的手下構成,本就比袁紹手下簡單。
袁熙學自曹操的這種一言堂,其運行過程中固然可能會有紕漏,但有了后世的知識,袁熙選的謀士都是能獨當一面的英才,能夠獨力想方設法解決復雜的局面,所以袁熙才會放心將重擔托付給他們。
如今在臧霸的協助下,袁熙極端的時間內便全面占據了瑯琊,同時陸遜帶水軍沿海北上,和從漁陽南下的田豫水軍合圍,封鎖攻擊青州沿岸港口。
如今袁熙統領的中軍再度和張遼徐晃合兵,進逼青州邊境,唯一有些麻煩的,便是作為先頭部隊的張勛,在齊國和泰山郡附近和雷薄陳蘭打起來了。
先前袁術兵敗時,雷薄陳蘭趁機脫離了袁術,帶著自己的兵士北上逃走,然后投靠了曹操,被安置在青州邊境,這便是當初袁熙救援鄴城時,派出的趙云看到的那一幕。
雷薄陳蘭夾在兗州和青州之間,對曹操袁譚左右逢源,過得如魚得水,袁熙想要占據青州,并不得不面對他們,所以才派出了張勛前去談判。
當初他想著即使不能招降,起碼也不能讓兩人干擾自己,但讓袁熙沒想到的是,雷薄陳蘭對于袁術懷有異心,對于曹操倒是忠心得很,想要設計前來和自己談判的張勛,于是邀請張勛談判,伺機下手。
結果消息走漏,張勛得知后大驚,帶兵去質問兩人,兩人見陰謀敗露也不裝了,當即領兵攻擊張勛,雙方打了起來。
雷薄陳蘭的兵并不少,其本來就帶著萬余人逃離的九江,投靠曹操后在泰山軍又裹挾聚斂了上萬百姓,號稱三萬大軍,在當地儼然割據一方,據稱很是禍亂了不少百姓。
而張勛手下都是當初雒陽之戰的降兵,滿打滿算不過萬余,袁熙也沒有讓其作為先鋒,而是作為偏軍平定周邊,結果雷薄陳蘭不講武德上來就打,張勛因為人數劣勢,局面稍有不利,所以采取了守勢。
袁熙占領瑯琊花了大半個月,沿途城池幾乎都是迎風而降,等走到泰山郡附近是才知道張勛在和雷薄陳蘭交戰,眾將紛紛請命,袁熙思慮過后,卻是用了剛投誠的臧霸作為先鋒。
其中固然有想看看臧霸表現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臧霸極力要求的。
因為臧霸是泰山郡出身,雷薄陳蘭荼毒當地百姓,早讓臧霸很是不滿,但礙于曹操和袁譚是聯手關系,也只能干瞪眼,如今機會來了,他豈能錯過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