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除此之外,主公也是常常熬夜處理政務軍情,第二天還要巡營,而且數次大戰之后也沒有好好歇息,這便是主公口里的長壽之道”
“我聽聞先前華佗在營中以為醫士,他的五禽戲我已經見過,確實精妙,但他難道就是這樣讓主公養生的”
袁熙大汗,說道“軍師說的對,最近事情多,所以有些大意了,以后一定注意。”
諸葛亮這才點了點頭,勸道“主公子嗣尚幼,此時全靠主公支撐大局,袁本初和孫策過早故去的前車之鑒,主公一定要警醒啊。”
袁熙再三保證,諸葛亮才滿意離去,但袁熙心道自己才二十冒頭,后世在工地熬夜好幾年也沒事,此世自己身體也算不錯,至今沒有生過大病,應該也沒有什么事情吧
而現在也不是他不想休息,實在是軍情緊要,稍有疏忽,便會導致成百上千人的死亡,他現在不能,也不敢懈怠啊。
袁熙很快就將這些念頭拋諸腦后,開始領軍攻打北海,同時和諸葛亮施行先前構想的鄉野包圍城池的計劃。
諸葛亮之所以贊同袁熙的想法,便是因為控制鄉間的夏收糧食出產,實在是一出釜底抽薪的妙計。
要是不阻止袁譚收割青州糧食,其便能至少多支撐來兩個月,兩邊還不知道會打成什么樣子,但若是袁譚軍缺糧的話,勝負很可能便會在秋收前見分曉。
諸葛亮之所以沒有想到這一點,便是因為他不如袁熙心狠,沒有將民眾也算到整盤棋局里面。
袁熙所依仗的,就是比袁譚強大的多的后勤,這幾年來,他治下保留最低限度的兵員,便是為了能積累出足以發動一場大戰的底蘊,如今的袁熙,已經有實力做到這一點。
幽州就不說了,在興修道路水利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鹽鐵手工業,帶動了商業繁茂,賺取了不少盔甲輜重的花費。
徐州在袁熙擋住了曹操袁術入侵那一波后,民生恢復的很快,徐州本就富庶,當初笮融興建寺廟,里面香火鼎沸,花費甚巨,但民眾扔趨之若鶩,可見當地之富裕。
徐州只要沒有戰亂,便能夠短時間內達到相當高的生產生活水平,并且在陳登的經營下,徐州也是積累了不少軍資,終于能夠支撐一次全面大戰。
袁熙先前打下的九江廬江更不用說了,本就是江淮最為富庶的地區,加上多有士族從江東逃難而來,袁熙刮了他們幾層油水之后,短時間內聚斂的財貨,竟然不下于其他兩州。
如今袁熙便是準備以加起來將近三州之地的運營,以這幾年積攢的底蘊,一次性全部投入到當下,活活拖死只有青州一地的袁譚。
算起來,自己好久沒有打過這么富裕的仗了,上次這種場景,貌似是和袁譚一起攻打青州時吧
想到這里,袁熙心里也有些虛偽的傷感,一方面是因為兄弟鬩墻,另一方面是他發現,其實自己也并不是什么圣人,他的心里,貌似在隱隱約約期待著當下局面的發展。
因為確實如袁譚謀士所說,青州的位置對袁熙來說太過重要,是勢在必得之地,以至于袁熙有意無意都在縱容袁譚作死。
時至今日,時機終于是成熟了。
袁熙自嘲的想,也許我真的不是什么好人吧。
當然,袁熙也不敢大意,如果只有他和袁譚,一切都好說,但這個戰場上,還有這曹操和袁尚這兩方的存在。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