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芳華之家父袁紹正文卷第八百四十六章各取出路信里曹操說,已經得知袁譚軍在鄴城城下被水淹的情況,說掘河灌城本為對付袁尚,袁譚在城下的事情,曹軍并不知情,然后反問袁譚為什么會不告知曹操,趕去鄴城,導致誤傷發生
信中還說,兩邊即為盟友,當開誠布公,在攻打冀州這事上互通有無,如今這種情況的發生,袁譚要負全部責任。
但如今大敵當前,曹操對此事不予追究,但袁譚已經沒有了掌控局面的能力,為能保證攻取冀州,如今袁譚麾下兵馬需要聽取曹操調遣,方能共取冀州。
當然,曹操打一巴掌也沒有忘了給個甜棗,說只要這次滅掉袁熙袁尚兩兄弟,曹操便立刻表袁譚為冀州牧,鄴侯,都督冀州并州兩州兵事。
這封信讀完,在場眾人臉色都很精彩,其實大部分人對里面的連篇鬼話半分都不信,但架不住有人相信,或者說有人選擇去相信。
郭圖出聲道“如此看來,這倒不失為一條好路。”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更何況還有個兇虎,其肯定會相助袁尚,單憑我們已經很難和其對抗,所以此時投靠曹操,受其庇護,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辛評出聲道“只怕使君投靠過去后,調兵遣將便身不由己了。”
“而且這信中字里行間都沒有提過青州,這是默認最后結果無論如何,我們都已經失去青州了吧”
郭圖不以為然道“一個青州而已,冀州一個郡就頂好幾個青州”
“而且不投曹操,難不成我們還要去投袁尚,甚至兇虎不成”
辛評出聲道“可曹操這信里的意思,怕是要我們當先鋒去打二袁,只怕大戰之后,即使能協助曹操擊敗二袁,我們根本剩不下多少兵了”
“這種情況下,即使給我們鄴城也守不住,何況焉知曹操會不會反悔”
“這次水淹,便是其悍然翻臉,不顧道義的證據,豈能再輕易相信他”
郭圖聽了,冷笑道“那你覺得我們現在應當如何”
辛評沉聲道“即使不投靠袁熙,也應該靜觀其變。”
“袁尚已經命不久矣,其死后鄴城遲早會空出來,到時候再選擇也不遲。”
“當今我們要做的,便是盡快聚攏殘兵,退入大城防守,避免被其他勢力吃掉。”
“只要我們保留自己的地盤,守住重要的大城,便沒有人能夠輕易吃掉我們。”
袁譚微微有些心動,“先生覺得占據哪里為佳”
辛評毫不猶豫道“清河便是個不錯的選擇。”
“一方面此地離著青州鄴城都近,無論發生什么都可以即使應對,并且可以以阻擋兇虎為名,以虛應曹操。”
“若是擋不住,便見將兇虎放過去好了,曹操也無法拿我們怎么樣。”
他暗示的很明白,相信誰也不能相信曹操了,不然還不知道將來如何被坑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