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有如此一說,也是擔心對面這次的主將關平不好說話,畢竟其之前和晉軍將領都沒有交情。
諸葛亮想了想,出聲道:“我修書一封,著人帶過去。”
關平那邊收到信后,略略一看,便即了然,他起身走動幾步,心道對面這軍師丞相名不虛傳,竟然一下就猜中了自己要什么。
關平之前一直在練習武藝,學習兵法,在關羽看來,關平資質有限,需要勤學苦練,等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方可上陣殺敵,才不會給關家丟臉。
然而關羽的失誤在于,他對關平要求的標準,實在是有些高了,關羽是拿著自己標準要求的,所以怎么看關平也是不夠資格,但天下又有幾個人能比得上關羽的?
所以關平自成年后,就一直沒有征戰的機會,只關上門閉門造車,要不是先前張飛劉備先后亡故,漢南國急缺人手,他說不定還不會被關羽放出來。
但隨著劉禪上位,作為輔國丞相的徐庶,力排眾議說服了關羽,放關平出戰,便是如今襄陽的情勢。
輔佐關平的,是襄陽守將郝昭,以及參軍馬良,兩人都是頗有能耐之輩,所以當初關平過來的時,還是信心滿滿的。
但倒霉的是,關平偏偏碰到的是司馬懿,兩人雖然同齡,但司馬懿早是已經戰陣老手了,什么大風大浪沒見過,所以一番交戰,就將關平馬良等人搞得吃了幾個小虧。
而郝昭長處是在守城,所以對于進攻幫不上多少忙,說到底徐庶和關羽的初衷,就是讓關平守好襄陽,而不是尋找機會殺敵奪城。
但以關平的心氣,豈能忍耐自己如此蹉跎下去,而此時諸葛亮的來信,卻是正好說中了他的心事。
信中說關平需要立功,就必須要大敗司馬懿這個大敵,這需要兩邊合力,所以諸葛亮請求黃忠秘密帶兵進入樊城,和關平一起做個局,引司馬懿的魏兵入彀,好一舉反擊,方好擊敗司馬懿。
此戰晉國在樊城這路并無圖謀,戰后關平可獲得全部的戰功和地盤。
這無疑是相當有吸引力的,關平當即就心動了,他將書信展示給馬良,說道:“參軍以為如何?”
“能相信晉軍嗎?”
馬良道:“下官以為,可以相信。”
“晉軍和關將軍向來將來,斷無坑害少將軍的動機。”
“說實在,相比晉軍,對面魏軍更看輕我們這一路,若是少將軍能夠讓其輕敵大意,說不定會有意外收獲。”
關平沉吟半晌,方才嘆道:“是我無能,辜負了阿父和你們的期望。”
“如今不能單獨擊敗魏軍,反而要晉軍相助,實在是沒有顏面啊。”
馬良安慰道:“少將軍勿妄自菲薄,對面的鎮軍大將軍司馬懿,可是第一個從文官憑借軍功走到如今的。”
“這可以說是魏國最難對付的人,少將軍稍有挫折,并不丟人,關鍵是還是看最后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