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計策提出來的時候,身為副手的張遼其實是頗為驚訝的,因為他本人倒是有過精英騎兵擊破大量敵軍的例子,孫權在合肥的那次,就是極為亮眼的戰例。
然而正是身為當事人的張遼,才深知這種舉動的風險之大,一次冷箭,一支突如其來的長槍突刺,都有可能讓他喪命,從而導致全軍覆沒。
之后張遼也常常問自己,再來一次合肥之戰的話,自己還能如此悍不畏死嗎?
所以趙云在得到盧毓傳出來的密報后,決定采取將計就計的做法后,張遼馬上就提出了反對意見。
且不說曹彰的虎豹騎和韓遂為首的西涼軍,放在全天下也是排在前列的,遠非孫權那些江東兵可比,趙云的身份可是晉國大將軍,這種位置上的人,就應該坐鎮中軍,指揮大局,哪有以身犯險的?
張遼出聲道:“將軍乃一國之柱,豈可如此冒險?”
“若是有個差池,將軍保身有差,更會牽連兵士,若大軍無人指揮,就此全軍覆滅怎么辦?”
“懇請將軍將攻殺曹彰韓遂的目標交給我,遼必然能將兩人的人頭帶回!”
趙云聽了,沉聲道:“我知文遠勇猛,曾在合肥和白狼山一戰建功,但對面可是不遜于幽州鐵騎的虎豹騎和西涼精騎。”
“文遠覺得這眼前的上邽城,要多少人,才能保證必勝?”
張遼默然,他和曹彰韓遂交過手,自然知道對方武藝高強,遠比江東將領和樓班單于厲害,自己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落敗,哪里敢說必勝?
趙云沉聲道:“我也不行!”
“所以這一次,我們兩個一起,和對方來一場城內決戰!”
張遼忍不住道:“非要采用這種冒險的方式嗎?”
“將軍可是晉國軍心所在,若是”
趙云搖頭道:“正因為如此,我才必須要親自上陣,不然何以做表率?”
“主帥主將,若不能親臨戰陣殺敵,那便是不夠資格。”
他拍了拍張遼肩膀,安慰道:“文遠放心,我不是魯莽送死,當年我在懷城殺李傕等人,擊潰涼州飛熊軍,多少也是在涼州兵士中有些震懾力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也只有如此,才會讓對面上當。”
“文遠都覺得不可能,對面更不會覺得我敢領軍進城和他們決戰了,所以更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而且還有一點,西涼軍最麻煩的便是和關外胡人非常相似,萬一打不過,他們就可以退回涼州各處休養生息,以圖卷土重來。”
“到時候我們在明,他們在暗,很難搜捕到他們蹤跡,萬一讓韓遂等人逃了,便是放虎歸山,后患無窮。”
“所以此計雖然冒險,但若能擊殺韓遂這些西涼豪強,便能夠一勞永逸,永絕后患。”
張遼已經被趙云說服,但還是堅持道:“還有兩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