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漢南國軍無論是打下青泥隘口,還是堵在前面,都讓司馬懿極為難受。”
“但如今我們怎么辦?”
“是繞到青泥隘口,還是打武關?”
魏延低頭思忖一會,斷然道:“丞相怕是一直尾隨著司馬懿,我們要是再繞走,說不定是去添亂的。”
“何況武關近在咫尺,哪有不打的道理,何況打下這里,一樣可以去長安道,說不定還能反過來截斷青泥隘口到長安的路!”
黃忠拍手道:“我也是這么想,那我們就近況打下武關,配合丞相截住司馬懿!”
此時諸葛亮還不知道自己后世北伐最大障礙之一的郭淮,已經被魏延蠻不講理的殺死在了伏牛山里,此時他率軍急行,離著青泥隘口只有半天的路程了。
這一路上,他也算是沒耽誤時間,奈何司馬懿先前出兵時候,已經詳細測算過伏牛山內部的各種道路,所以逃跑的時候沒有浪費絲毫時間,導致諸葛亮一直差著一天路程,最后還是沒有追上。
不過讓諸葛亮感到一絲安心的,是中途發現了漢南國軍的行軍蹤跡,這說明對方怕是先于司馬懿趕去了青泥隘口,要是能打下隘口,擋在路上,那司馬懿便插翅難飛了。
然而等到諸葛亮趕到隘口的時候,看到的卻是折損大半的漢南國守軍,司馬懿則是蹤影不見,等滿面羞愧的關平上來相見,說了事情原委,諸葛亮這才明白,關平中了對方計策,沒有守住隘口。
彼時關平先于司馬懿數天趕到隘口,并趁夜突襲,出其不意消滅了隘口守軍,就此駐扎下來,等司馬懿過來,雖然后續魏軍可能會有增援,但關平只要阻住隘口數天,讓司馬懿回不去,等晉軍趕來,就能將司馬懿全殲。
這也是關平發兵前,龐統和諸葛亮發信商量好的,但在操作中,卻是出了問題。
彼時關平收到消息,說魏兵已經趕來,卻沒有通過隘口,而是正在攀爬離著隘口十幾里處的山崖。
青泥隘口之所以繞不過,就是因為兩邊都是坡度極高的坡崖,雖然可以攀爬,但大軍肯定是一時間難以通過的。
關平親自帶人過去查看,卻看到漫山遍野全是爬險坡的魏軍士兵,算算怕不是有近萬之數,里面還混雜著不少將領。
關平算算人數,這應該就是魏軍主力了,眼見對面只要一天就能逃走,他再也按捺不住,當即從青泥隘口調出主力,去山坡兩邊夾擊魏軍。
然而不成想這正是司馬懿計策,他親自帶了兩千精兵在后埋伏,等關平軍急匆匆趕來,便暴起攻擊關平后軍,山坡上的魏軍也爬了下來,兩面夾攻之下,打的關平軍只得逃走整軍。
司馬懿卻趁機合兵,拿下了沒有多少兵的青泥隘口,他也不耽擱,直接領軍退往長安去了。
諸葛亮聽完后,知道這次功虧一簣,只得安慰關平道:“將軍已經盡力了,不過這條長安通道已經打通,之后魏國只怕也守不住長安了。”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