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九功進來,就發現宜妃跟以往不同,少了素日的鮮活,有些怏怏的。
他恭敬道“娘娘,皇上傳娘娘乾清宮伴駕”
宜妃起身道“我這正憋著一肚子的火,想要跟皇上念叨念叨。”
梁九功小聲道“剛才神武門那邊往御前遞了今日宮門出入冊子,皇上也跟著惱了。”
宜妃聽了,明白過來,微微頷首,算是領了梁九功的人情。
佩蘭伶俐,早已預備好荷包,里面裝著不是別的,正是薄薄的一張莊票,恭敬道“總管辛苦”
梁九功笑納了。
外頭的肩輦已經候著。
宜妃加了一件夾棉披風,上了肩輦。
少一時,一行人到了乾清宮門口。
侍膳首領太監已經帶了人手過來了。
正是康熙用晚點的時候。
膳桌上很是簡單,只有兩葷兩素四道小菜,醬瓜雞丁、五香雞脯、海米白菜、收湯茄干。
還有一道羹,雞絲羊肚菌羹。
一道飯,紅豆老黃米飯。
兩道餑餑,素什錦燒麥,小米面窩頭。
康熙已經在膳桌邊坐了,見宜妃進來,道“趕上了,就陪著朕用幾口吧”
宜妃屈膝謝了恩。
梁九功乖覺,早已拿了干凈毛巾來,又叫人在炕邊擺了錦墊。
宜妃接了,擦了手,卻沒有立時就坐,而是拿著筷子,對康熙道“許久沒侍膳了,皇上先容臣妾服侍一回”
康熙點頭。
宜妃就布了一圈菜,才在炕邊坐了。
帝妃兩人默默地用了晚點。
膳桌撤下去,
兩人漱了口,康熙才抱怨道“老九那混賬要搬家呢不懂事的東西,枉費他福晉平日里服侍得精心,一點也不會為人著想”
宜妃粉面寒霜,跟著罵道“就是太混了驢脾氣說來就來,都是皇上慣的,回頭叫人拿板子敲兩回,就老實了”
康熙瞥了她一眼,道“急什么急,年歲還小呢,要好好地跟他講道理。”
宜妃冷哼道“打小就不服順,招貓逗狗、上房揭瓦的,什么時候聽話過”
說到這里,她看著康熙道“滿宮的阿哥,有誰這么淘都是皇上縱的,一天三頓板子,還敢這么不聽話”
康熙不滿了,道“誰家這樣管教孩子”
非打即罵,又不是后爹
宜妃道“多少人家都是如此,臣妾記得真真的,當年臣妾阿瑪管教臣妾兄弟,也是這樣的,旁人家也是如此,哪有兒子敢在老子跟前扎刺的”
“也就是宮里的規矩,跟外頭不一樣,皇上寵兒子跟寵閨女似的,不打不罵的,可不是就慣壞了,一個比一個脾氣大”
康熙唏噓道“朕親緣薄,就盼著阿哥們在宮里過的自在,也盼著這父子之情長長久久。”
宜妃點頭道“這些年,臣妾瞧得真真的,皇上真是不容易,從太子往下,到剛入學一年的小十五,個頂涸的行事,都在大家眼里看著,老五跟老九是臣妾生的,可臣妾也不能昧著良心說他們有出息,可是除了他們兄弟兩個,其他的阿哥也都算是成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