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明人的筆記上,提及土豆,說是“似芋”,這就是那種江南的小芋頭,說的就是外形跟大小了。
早有小秤在旁邊預備著。
九阿哥就叫人挑了幾個稱了,雞蛋大小的有三兩左右,鴨蛋大小的三兩半,每株還有兩、三個比雞蛋小的。
如此每株收獲在一斤二兩到一斤四左右。
跟后世那種半斤重、一斤重的土豆完全無法相比。
饒是如此,九阿哥也歡喜的不行,叫人將總數記了。
這半分地,土豆的產量就是一百八十八斤四兩。
九阿哥興奮道“這樣一畝地下來,就是將近三千七百多斤,三十一石,比查到的前朝皇莊的最高記錄十五石,多了一倍”
舒舒雖不滿意土豆的個頭,可是卻也為這個數量歡喜。
伯夫人在旁,也有些激動。
民以食為天。
即便她出身宗室,不愁吃喝,可是也曉得這天下還是百姓占的多。
若是人人吃飽穿暖,不受饑寒之苦,那就是太平盛世了。
伯夫人提醒九阿哥道“如此大喜之事,阿哥可打發人給皇上報喜”
九阿哥猶豫了一下,道“可是眼下只有半分地,又是暖房里,跟外頭大地還不一樣,要不要等明年四哥種了再報喜”
這玉米跟土豆的后續試種,是要交給四阿哥的。
伯夫人思量了一下,道“那阿哥就打發人給四貝勒報喜吧,后續看四貝勒那邊安排。”
“嗯,嗯”
九阿哥歡喜著,看著舒舒道“爺回去給四哥寫信,你是跟爺回去,還是跟著縣主在這邊”
舒舒笑道“爺先回吧,我去寧安堂喝口茶再回去。”
九阿哥點頭,跟伯夫人告辭,急匆匆地出去了。
伯夫人牽著舒舒的手,娘倆也出了暖房。
伯夫人輕聲道“四貝勒性格公正,不用計較太多。”
這是曉得舒舒的脾氣,是個不愛吃虧的。
舒舒頷首道“嗯,九爺性子天真,也需要上頭的兄長們多提點看顧”
說話的功夫,兩人到了寧安堂,到了次間坐了。
炕幾上水仙花已經抽了花包,就要綻放。
紅瑪瑙的花盆,綠色的葉片,白色的花包,看著賞心悅目。
舒舒道“我記得阿牟還喜歡月季來著,這回暖房空出來不少地方,就叫人多分幾盆月季花吧”
現在暖房里也有些花盆,只是數量少,只占了一小塊。
伯夫人道“好好的屋子,不用弄這些沒用的,月季好活,應季就行,明年開春直接買些花木,種在花園中,能從端午開到重陽節后”
舒舒道“那阿牟還有想種的花么”
伯夫人搖頭,道“不用琢磨花花草草的,花了上千兩銀子弄了那屋子,一冬天下來,也是上百兩銀子的石炭,種菜也好,育種也好,都是正經事,真要拿來養花養草,才是糟蹋了”
舒舒也不勉強,她倒是真惦記紅薯了。
紅薯的產量應該是高過土豆的。
土豆可能還有個繁育進化的過程,倒是沒聽過紅薯個頭還有小的時候。
按照歷史,紅薯在明末就在福建局部推廣了。
只是現下地域隔絕的緣故,幾十年下來,還沒有推廣到北方來。
南方那樣宜人的氣候,糧食一年兩熟,也不缺糧吃的,除了福建山區之外,也沒有人將紅薯當成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