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阿哥又想起那硬面餑餑,想起了去年時治喪時各王公府邸“饋粥”之事,看著四阿哥道“四哥,咱們饋粥么”
要是“饋粥”的話,他就打發人去餑餑鋪子將庫存餑餑拿來,也方便。
四阿哥想了想,搖頭道“既是伯王說不讓我們孫輩跟著治喪,應該也不用這個,要是用的話,大哥會打發人過來告訴咱們的。”
叔伯輩的王府,會安排“饋粥”的。
小輩開府的宗室,要是需要跟著“饋粥”,大阿哥會打發人通知,到時候從例就是。
九阿哥唏噓道“都是治喪,天差地別,這也太簡薄了”
“慎言”
四阿哥瞪了九阿哥一眼,道“什么都敢說”
為什么從簡
還不是因為皇上不待見這一支
這支沉寂了二十多年,跟其他王公府邸鮮少有走動。
等到九阿哥他們這一波皇子出宮,行時都是“從伯王叔王”例,跟那邊也不在人情冊子上。
九阿哥拍了自己的嘴一下。
哪里輪得著自己說話
雖說是堂親,可是之前都沒有人情往來。
十阿哥在旁,卻想到一個詞。
世態炎涼。
從大福晉喪事與老國公喪事的不同,就是世態炎涼了。
皇父也沒有給這支留體面。
否則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三個封爵的皇子,不會叫留在御前,應該都會打發回來奔喪。
去年大福晉薨時,別說是封爵皇子,就是宮里的小阿哥年長的都要出來治喪。
公府二爺決定簡辦喪事,未嘗不是因為這個緣故
不過一刻鐘的功夫,到了四貝勒府門口。
兄弟就下了馬車,目送著四阿哥進府后,九阿哥與十阿哥就轉身離開。
九阿哥憋了一路了。
他小聲道“咱們算趕上好時候,還是不算趕上好時候”
要是太祖皇帝時,“子以母貴”,他們爵位低不了,不是貝勒,也是小貝勒。
太宗皇帝時,多是“功封”,且規定親王與郡王世襲罔替,貝勒降等到輔國公世襲,輔國公不降等世襲。
老國公也是皇帝的兒子,只是庶妃所出,爵位就封的極低,世祖皇帝時才是鎮國將軍。
皇父親政后加恩近支,才升了叔叔為輔國公。
十阿哥毫不猶豫道“趕上好時候了天下太平,百姓休養生息,國庫也日益富足開國諸王,多是短折而亡,壽終正寢者少,弟弟不惦記著建功立業,只盼著九哥與我都長命百歲,兒孫滿堂”
之前的時候,九阿哥覺得“兒孫滿堂”是好事。
可是眼下,想著輔國公府那一團亂糟糟,他覺得腦仁疼。
他搖頭道“算了,你樂意滿堂你滿堂吧,爺家的竹子貴精不貴多”
真要跟老公爺似的,從十幾歲生到六十多歲,他樂意,舒舒也不樂意啊。
說了幾句話,到了自己府邸門口,九阿哥就跟十阿哥約好了后日一起去送殯,而后就回府了。
正房里,舒舒換了素色衣裳,去了頭花跟耳鉗子。
她也不知道會什么服制,小心無大錯。
不過隨著天黑,她也開始惦記九阿哥。
有四阿哥的前車之鑒在,她怕九阿哥也著涼感冒了。
她叫人將去年穿過的棉斗篷找出來,想到十阿哥與四阿哥,正打算叫人去跟兩府問問
元宵節快樂。
前幾天加更后失眠,這幾天虛,以后加更會不定時掉落,不連著了,廢作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