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壽宮這邊的婦差,多是太后名下的包衣佐領人口里擇出來的,想要撥出去兩戶,就是一句吩咐的事兒。
太后想了想,道“那瞧她們自己吧,也不好勉強。”
有人看重內務府包衣身份,宮里差事多,好找營生可是五阿哥那邊正缺人手,要是忠心能干的,去那邊賺一份體面,說不得兒孫也得一份前程。
就看她們自己怎么選了。
說完這個,太后望向宜妃,道“你說呢,你那邊有合適的人手沒有”
關于五阿哥的事,宜妃向來不插手,眼下也不例外,道“娘娘想的周全,我這也沒有什么合適的人,早年身邊的婦差都到了養老的年歲,就一個香蘭放出去舍不得,眼下養孩子呢,三、五年的也抽不得身”
太后聽了,就沒說旁的,又望向惠妃道“大阿哥繼福晉,真要等明年了那二月里內務府小選,留不留人”
長孫到底不同,又是沒了發妻,可憐見的。
惠妃搖頭道“不留了,郡王府后院那邊,連格格帶侍妾,也五個人了,不算少”
太后就沒有說旁的,打發兩人離開了。
春日溫煦,宜妃是步行過來的,惠妃也沒有叫輦,兩人就溜達出來。
惠妃道“接下來,等著兩個小妯娌的好消息就是了。”
宜妃“咯咯”笑道“今年可是個好年份,都是喜事,九格格應該也是今年了,還有太后娘娘的六十大壽”
惠妃聽到“大壽”,想起前年宜妃懟榮妃的情形,指了指鐘粹宮的方向,小聲提醒道“當著她的面,可別提這個。”
榮妃今年也是整壽,五十了。
宜妃笑道“她不招我,我也不招她,奇了怪了,真跟換了個人似的”
惠妃想了想,道“看開了吧,看不開還能如何孫子過幾年都要成人了”
不服老也不行。
別說是皇,就是她們,也更樂意看年輕的美人兒。
誰年輕時沒受寵過
要是不得寵,也不會一回回的生孩子
可是過去就過去了。
皇帝就是皇帝,不缺年輕的嬪妃。
宜妃嬌嗔道“您當著我的面,可別提這個,我還覺得自己小呢
惠妃被她逗笑了,道“行,不提了,回頭弘舁給你請安,不叫瑪嬤
小阿哥入宮讀書,住在阿哥所。
她們是親祖母,可以打發人過去探看,小阿哥每月也能給她們請安。
宜妃想起自己的長孫,小聲嘀咕道“就一張臉還湊合,腦子不大機靈,看著只是尋常”
惠妃道“只要規矩不差,就行了
庶長子本不必心高,像大阿哥似的,被抬舉的過了,從不是惠妃所愿。
只是那是皇抬舉的,輪不到她說話。
她能做的,就是盡好自己的本分,在御前留幾分體面。
兒子年幼時,她“母以子貴”,成了四妃之首。
口兒子落拓時,她希望能“子以母貴”,給兒子留一條后路,多一分保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