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寧壽宮出來,康熙沒有回乾清宮,而是直接去了翊坤宮。
雖說關于九阿哥“氣病”之事,宮外傳得沸沸揚揚的,下午又加了一條“九阿哥可能不好”的新聞,可是內廷卻一片安靜。
宜妃這里,也并不曾聽聞。
她正準備用晚點。
是包飯。
白菜葉、小香菜、小蔥、小水蘿卜,都是九皇子府孝敬進來的。
另外叫膳房做了二米飯,雞蛋醬,還有一盤醬炒雞肉丁,一盤紅燒蘿卜,也沒有預備羹湯,就是直接用的米湯。
圣駕到時,就看著這接地氣的晚點。
康熙看了食指大動。
被九阿哥鬧了一上午,中午那頓就沒吃好,下午在九皇子府喝了半天茶,又是刮腸胃的,好像真有些餓了。
宜妃見狀,笑吟吟道“想起小時候的包飯了,正好老九媳婦叫人送了洞子菜過來,就叫人預備了,皇上也嘗嘗,看看是不是過去那個味兒。”
說著,她拿了干凈毛巾給康熙擦手,又示意佩蘭添了碗快。
康熙也不著急說了,畢竟喜憂參半,宜妃跟兩個兒媳婦關系還好,別再吃不下飯。
他就接了碗快,示意先吃飯。
宜妃也擦了手,親自做了一個飯包。
底下是白菜葉,上面放上一層二米飯,再放一層醬炒雞肉丁,上面撒香菜、小蔥、小蘿卜纓子。
包好的包飯不大,就是小碗大小,康熙吃了一個,覺得有些不足。
見宜妃還要再動手,康熙擺手,道“朕自己來”
這回他沒有放雞肉丁,換成了雞蛋醬,也去了小蘿卜纓子,只有香菜跟小蔥兩樣。
這一回,他才覺得味道正宗了。
他指了那雞肉丁、紅燒蘿卜跟蘿卜纓子,道“宮里的包飯,沒有這幾樣,這是盛京的吃法”
宜妃點頭又搖頭,道“盛京包飯,不放雞肉丁的,倒是做蘿卜醬放里頭,蘿卜纓子是臣妾自己放的,看著嫩生生的,吃著正好”
康熙注重養生之道,晚點這頓素來吃得少。
兩個小兒拳頭大的飯包已經盡夠了。
宜妃跟著吃了兩個,有些不足,可還是克制了,示意人撤了膳桌,換了大麥茶上來。
這個晚上喝了不影響睡眠。
康熙喝了一口茶,想起了九福晉。
這還是九福晉在二所的時候弄出來的,不單翊坤宮這里晚上用這個,就是乾清宮那里,晚上也是上這個茶的。
清口、解膩,喝著正好。
他撂下茶杯,道“朕來給你報喜,下午老九福晉生了,兩男一女,母子平安”
宜妃之前與他對坐,聽了已經傻眼了。
她將這個話思量了兩遍才明白過來,一下子站了起來“這臣妾沒聽錯吧皇上您是說兩男,還是一女”
康熙不由失笑,道“沒聽錯,全有,兩個阿哥、一個格格,老九那邊多了三個嫡子女。”
在大婚的幾個皇子中,九阿哥這回算是出息了,嫡子女的數量僅次于大阿哥,跟三阿哥比肩。
宜妃露出驚喜了來,不由地紅了眼圈,撫著胸口,道“萬萬沒想到,老九還有這樣的福氣,全賴皇上的恩典,給他指了個好福晉”
先頭不是說兩個么
怎么變了三個
宜妃是自己生過的,曉得孕育胎兒都在胞宮中。
差不多大的地方,懷雙胎都叫人懸心,換成三個得多小
她簡直不敢想。
她忍了驚駭,只笑著說道“九福晉立了大功,這回得好好養養,這可不容易。”
康熙點頭道“老九福晉不錯,雖說不足月,可小格格五斤一兩,大阿哥四斤,二阿哥略小些,也有三斤二兩。”
他會看脈桉,也做了三十多回阿瑪,曉得嬰兒出生的分量。
三斤二兩確實偏輕,可是另外兩個分量夠了。
尤其是小格格那個,比一般的孩子還要大些。
宜妃聽著這重量,放了一半心,歡喜道“兩個阿哥先不說,這小格格可是比她十八叔落地還重呢”
五皇子府,正房。
五阿哥也在給五福晉說九皇子府的喜訊。
五福晉沒有生產過,這兩月在家養胎也沒有去過九皇子府,所以反應跟四福晉還不同。
只能說無知則無畏。
她倒是覺得是好事,直接就兒女雙全不說,還多了一個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