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藍旗,不吉利。
宗室跟勛貴,聽著康熙口諭,不由自主地都想起這句話。
這是豫通親王多鐸說的。
正藍旗前三任旗主,莽古爾泰、德格類、豪格都是暴斃而亡。
第四任旗主,是原鑲白旗旗主多鐸,當時是順治五年,多爾袞當權,借口多鐸搶奪范文程夫人,奪了他十五牛錄,并且將多鐸的鑲白旗改色正藍旗。
多鐸成了新的正藍旗旗主,當時氣得不行,就跟宗親私下里抱怨過,結果還真是應著了,一年之后就出天花沒了。
接下來繼任的多尼也是短折而死。
就連岳樂這個小旗主,也沒有好下場。
就剩下信郡王了
眼下瞧著,子孫凋零,也是不怎么吉利的樣子
十阿哥出了宮,沒有回宗人府,直接去九皇子府了。
這邊還有個等著聽消息的。
“八哥降了貝子,安郡王兄弟那邊,丟了一個郡王、一個貝子、都是鎮國公了”
十阿哥說著,嘴角帶了笑意。
安郡王府雖還在,可是再不是十年前的安王府了。
當時兄弟幾個,三個郡王、一個貝勒,繁花錦簇,現在就只有一個郡王了。
八阿哥也失去最大的靠山,又因雅齊布官司的事情被揭開了無能怯懦的面皮。
現在估摸著不敢見人了,要好一陣貓起來躲羞。
九阿哥聽了,卻沒有歡喜,反而有些糾結,道“從岳樂薨,就不一樣了”
要知道在太宗朝、世祖朝都提過和碩親王、多羅郡王不降爵、世襲罔替,而后這幾十年,那些開國功王之后的二代王、三代王,也都是原級襲的。
饒余親王系,現下為安郡王系,是諸功王中第一個降襲的王爵。
當時,皇上給出的理由是順治元年冊封饒余郡王時沒寫世襲罔替,同樣岳樂順治十四年進爵親王時,也沒有提世襲罔替,所以嗣王降襲。
實際上,這有些強詞奪理了。
畢竟太宗皇帝、世祖皇帝,都提過和碩親王、多羅郡王世襲罔替。
這在封王爵的時候,就算沒有加上這一句,也不能否認前邊的規矩。
“功王尚且如此,伯王、叔王他們肯定也是如此,到了咱們也是一樣”
九阿哥小聲道。
他們現在是皇子不假,往后也是宗室。
看曾經威風凜凜的宗室諸王,如今都成了面團似的,叫人心里不大好受。
十阿哥看著九阿哥,道“不是壞事,且想好的,若是大清不穩,我們想要做個閑散王爺都不行;只要大清穩了,實權不實權又如何這天下的權利,就像一張大餅,從太祖皇帝開始,皇家就跟宗室在分餅,早先是四大貝勒,而后是八旗議政,現在是汗阿瑪乾綱獨斷”
每次皇家跟宗室的博弈,八旗都要亂上一陣子,宗室與勛貴也要受波及,流血死人。
如今這樣,雖說私下里的較量沒有停止過,可是面上也溫煦著,不是挺好的
九阿哥嘆氣道“爺也曉得,安王系是特例,恩封的王爺沒有什么功勛,降襲才是公道,可還是盼著汗阿瑪能偏著咱們兄弟一些,跟對兄弟似的,高高的封了,就算降襲,也是皇孫、皇曾孫時候的事兒”
十阿哥想了想,道“如果因五哥的緣故,汗阿瑪一直壓著九哥的爵位,不給高封,那九哥會怨汗阿瑪跟五哥么”
九阿哥毫不猶豫地點頭,道“怨要是爺混沌度日,肯定是不怨的,可是爺努力建功立業的,汗阿瑪還當看不見似的,肯定要怨啊同母兄弟怎么了當年多鐸兄弟幾個也是同母,也沒耽擱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