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應了。
梁九功聽到太監的傳話,上前道“皇上,九皇子府司儀長奉命過來送東西。”
康熙看了眼張英,笑道“倒是巧了,你們翁婿碰上了,愛卿也留一留。”
張英神色不變,心下凝重。
果然,這京城地界就沒有能瞞過御前的。
兩家議親才開了頭,宮里就曉得了。闌
他面上帶了羞愧道“讓皇上見笑,臣老了,私心也重了。”
康熙搖頭道“不過舐犢之情罷了,朕也是為人父的,明白愛卿之不易。”
張英是孔孟門徒,守著的是儒家道德規范,行事是君子之風。
外加上姚氏一族與張家有恩,要是兩家還是匹敵,尚且能計較。
就是這種境遇逆轉的,反而要更加客氣,否則落到世人眼中就成了不念舊情的勢利小人。
明知道女兒日子過的艱難,他也不好插手旁人家的家務事。
少一時,福松隨著梁九功進來。闌
他眼觀鼻、鼻觀心的,眼角余光看到張英坐在一旁,也神色不變,只面對上首的人影,放下馬蹄袖,雙膝跪了,行禮道“奴才九皇子府司儀長福松見過皇上,請皇上安”
“抬起頭來”
康熙開口道。
福松就直起身來,不好直視圣顏,目光就落在康熙手邊的小幾上。
康熙這是第二次見福松。
按照現在的規矩,京官五品以上,稱為“高官”,首次任用、保舉都要上折子謝恩,輪班陛見。
福松這正四品的司儀長,也當早就陛見的。闌
只是去年年初福松補司儀長的時候,圣駕南巡,就沒有陛見,過后也沒有補上。
一直到前些日子,順天府舉人“覆試”,康熙才第一次見福松。
當時人多,只看了兩眼,曉得是個儀表堂堂、帶了英氣的少年。
這是齊錫教養出的子侄,還是愛新覺羅氏子嗣,他本就有好幾分好感,道“起喀”
福松謝恩起了,從袖子里拿了折子,雙手舉了道“這是九爺給皇上的折子,隨折子叫奴才帶過來的,還有九爺的孝敬,就在小東門外。”
康熙收了兩年“孝敬”,并不覺得稀奇,吩咐梁九功道“叫人抬進來吧”
梁九功應了,下去傳話。闌
康熙看著福松道“你覆試是二等,可見文章做的不錯,還在繼續讀書么”
福松帶了羞澀,看了張英一眼,道“奴才現在除了當差,還跟九爺一樣,私下里隨張學士讀書”
“好,好,讀書好”
康熙喜歡上進的孩子,少不得問道“騎射如何能開幾石弓”
八旗鄉試要考騎射,不過都很簡單。
福松道“勉強能開十力弓”
康熙“”闌
好像也不稀奇。
可是騎射這樣,沒有補武官,就有些可惜了。
他想起福松的身世,已革宗室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