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就摳,每次賞賜都虛了吧唧的,真要退回去,才是如了對方的愿。
三阿哥顧不上心疼荷包了,吐了一口氣,進了西暖閣。
他已經有了決斷,指望旁人手指縫里掉銀子,肯定不如自己有。
“汗阿瑪安”
三阿哥先請安,而后看了康熙兩眼,帶了關切道“汗阿瑪勞乏,看著都清減了,也當多保重”
康熙冷哼道“你們一個個的,少氣朕,朕就能保重了”
三阿哥嘆了口氣,道“兒子聽說九阿哥的事了,這也不能全賴九阿哥,實在是前陣子外頭傳得沸沸揚揚的,將九弟妹都說成垂危,九弟妹也一直沒露面,許是這兩月調理的也艱難,還有三個小的,也要好好調理個兩、三年,才能跟單胎的孩子比,九阿哥也是分身乏術。”
康熙看了三阿哥一眼,心里有些失望,面上卻不顯,道“因私廢公,本就是他的不對,就算御史不參,朕也不會慣著他。”
三阿哥并不意外,這幾年因為“懶惰,不當差行走”宗室里處置了一批人,還革了一個貝子、兩個國公。
對宗室嚴,對兒子松散,那不是皇父的做派。
況且皇父本身就是極勤政,自然看不上散懶的皇子。
三阿哥道“汗阿瑪都是公心,九阿哥就算不忿,也不會生怨的。”
康熙看著三阿哥,胸口有些憋悶。
旁人還沒落井下石呢,親兄弟先來了。
這是在提醒他九阿哥會生怨
這半年下來,還當三阿哥長記性了,曉得了什么是兄弟相處之道,結果遇到事情還是露底。
三阿哥沒有察覺,繼續說道“九阿哥聰明,過了這兩年,家里梳理清楚了,能松開手了,再回內務府就是。”
康熙挑眉。
自己說的是停九阿哥內務府差事,到了三阿哥這里,直接給革了。
他被氣笑了,道“你倒是好哥哥,專門過來幫他說話”
三阿哥道“那是應該的,誰叫兒子是哥哥呢”
說到這里,他猶豫了一下,看著康熙,帶了懇求道“兒子過來,除了幫九阿哥求情,還想要跟汗阿瑪毛遂自薦,兒子打小就愛看書,知曉的道理都是書上來的,不比其他兄弟通經濟道理,民生這里正是短處,兒子懇求汗阿瑪給兒子個機會,允兒子在內務府歷練兩年,也接接地氣兒,省得跟書呆子似的,連大米幾錢一斗都不曉得”
康熙看著三阿哥,上下打量著。
三阿哥身形高大,國字臉,相貌端正,因整日里手不釋卷的緣故,比其他皇子多了幾分儒雅。
可要當他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那就錯了。
在諸皇子中,老三的騎射只在老大之下。
文武雙全。
二十四歲。
序齒又靠前,出身在皇子中也在前頭。
康熙眼神暗沉,多了幾分思量,看起來就像躊躇未決的模樣。
三阿哥察覺到康熙的打量,雙膝跪下道“汗阿瑪,兒子之前因高封郡王,自鳴得意,待兄弟們也少了耐心,要是現下去內務府當差,一定跟九阿哥學,好好待弟弟們,也更加敬著太子與直郡王”
康熙看著他,好半晌才道“內務府的差事瑣碎,沒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三阿哥見他話音松了,忍下興奮,認真道“兒子定好好當差,不敢自專,遇到大事多請教馬大人跟哈大人”
康熙眉頭舒展開來,道“起來吧,成什么樣子”
三阿哥老實起了,嘴角忍不住往上翹。
康熙的目光又落到幾桉上,沉吟了一下,道“既是你主動請纓,那先委署內務府總管吧”
“謝汗阿瑪恩典”三阿哥忙應了。
雖不是直接掛內務府總管,他也不失望。
老九當初到內務府的時候,也是從委署內務府總管做起。
康熙沉吟道“朕交給你的第一個差事,就是延禧宮妃、永和宮妃、鐘粹宮妃三家母族抬旗事宜。”
三阿哥聽了,不由瞪大眼睛。
延禧宮妃惠妃母
永和宮妃德妃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