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福晉立時起了,嬌嗔道“爺怎么才回來這都餓了”
三阿哥見狀,心里舒坦了一些,坐下喝了兩口茶水,道“爺忙著,出大事了,阿克墩病重,太子妃回宮去了。”
三福晉嚇了一跳,道“好好的,怎么就病重了不是十來歲了么”
三阿哥道“這有什么稀罕的恭親王府堂兄不就是十六卒的么”
三福晉好奇道“那這會兒太子妃回去能做什么是要挪到景山去”
這也是宮里慣例,怕人死在紫禁城壞了風水,除了帝后,其他的人病重都要挪出來。
三阿哥搖頭道“那是皇長孫呢,怎么也要救一救的,汗阿瑪打發人過去了,應該脫險了”
說到這里,他口氣有些酸,道“老九可真能鉆營,哪哪都有他,裝模作樣的,就顯得他能是吧”
三福晉輕哼道“怎么不能呢誰讓人家是愛子呢,還禁足呢,結果太后去了皇上去,這體面也是獨一份,你們這一茬老哥幾個眼看著就要被比下去了。”
三阿哥才聽到這個消息,道“什么太后、皇上的去哪了”
三福晉指了指東邊道“五所,看祥瑞去了,早上是太后帶了太妃跟九格格,中午就是皇上帶了宜妃母,吃了飯才走了,還有五阿哥、十三阿哥與十四阿哥”
說到這里,她嗤笑道“平日里拿嘴巴哄著老十兩口子,占便宜沒夠,這會兒怎么沒想起老十跟他福晉還是藏了私心了。”
三阿哥點頭道“那指定的,老十府邸直接就郡王規制,比老九的高一等,老九心里不計較才怪呢,就是嘴巴哄人罷了,老十才是真憨,御史是能隨便打罵的,宗人府那邊上了折子,要記上一筆的,往后初封郡王怕是懸了。”
三福晉聽了,不免擔心,道“這也算是老九方的吧不會方到爺身上吧”
三阿哥想了想,道“爺這陣子離他遠點兒,你也別往老九福晉身邊湊,先客客氣氣的,等爺在內務府扎根了再說。”
還有就是小湯山的地,銀子是不是也回攏的差不多了
什么時候能還本金呢
自己好像不方便提,回頭還是找老大跟老四,打聽打聽
清溪書屋里,晚點擺著。
幾道小菜,蒜苗豆腐腦,干貝燴爛湖白菜、山藥胡蘿卜球,肉菜是一道紅燒肘子、一道熘腰花、一道炸小丸子。
配著芝麻燒餅、四喜燒麥、蕓豆卷、艾窩窩四道咸甜餑餑。
肉丁炒飯、老黃米飯兩例飯。
還有一海碗肉絲海帶湯。
這是因留了三個兒子,加了量的。
否則的話,晚點這頓,康熙素來用的少,多是兩葷兩素一點一飯。
九阿哥先在幾道菜上看了一圈,就落到山藥上了。
這個是藥食兩用,可以健中補虛,舒舒應該也能用,好像也是外頭的貢品。
康熙察覺到他的視線,道“不認識了,這是山藥”
九阿哥笑道“兒子認出來了,就是這幾年讀本草想到這是藥食同源的,有補脾養胃、補肺益腎之功效,回頭可以叫人試著栽種,要是成了,御前跟哥哥們府邸里的山藥,兒子都包了”
康熙神色不變,心里有些小尷尬。
最近翻牌子有些多,每餐都有補腎的菜。
他并沒有這樣吩咐,可是園膳房的人知機。
太伶俐了些。
“好好吃飯”
康熙一錘定音。
膳桌上安靜下來。
九阿哥的胃口就在那里,夾了一快子爛湖白菜、兩個山藥球、一快子熘腰花,再磨磨蹭蹭地吃了一枚四喜燒麥,就差不多了。
四阿哥與七阿哥飽著,坐在椅子上都有些頂了,可既是賜飯,這是恩典跟體面,就只能埋頭苦吃。
這些御前的菜式,都是御膳房的例菜,兄弟倆打小吃到大的。
早先也沒有什么挑剔的,可是對比了百味樓的菜,濃香霸道,再吃這些例菜,就覺得寡澹。
四阿哥蹙眉,覺得自己“近墨者黑”了。
三餐果腹即可,太過挑剔了是不惜福。
七阿哥則是有些納悶,怎么腦子里盡是百味樓的菜式,今天才吃了,又惦記上明天的。
怎么回事兒
有些上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