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墅,宜妃跟恪靖公主倆也正在用膳。
恪靖公主來了,先去北花園給太后請了安,就來了暢春園。
宜妃說是打牌,可只是說說,不合適叫人。
都是公主的庶母,不好做牌搭子,就母女倆說了會兒話,留了飯。
這邊中午的席面上有兩道鴨子,一道是燒鴨腿,一道是酸蘿卜老鴨湯。
宜妃是妃位,除了每天豬肉九斤之外,每月有十五盤羊肉,十只雞鴨。
她最近有些上火,分例的雞都換成了鴨子。
今日兩道鴨子,是因為曉得公主過來,叫膳房加的菜。
園膳房那邊知趣,曉得九福晉孝敬這邊的食材,除了御前的,還有這位妃主子的,就上了兩道鴨子。
“今天聽膳房的人說了才曉得,這鴨子是份例外的”
宜妃笑著,跟恪靖公主說了前幾日鴨子每天入園子吃蛙卵之事。
“指了你弟妹,是老九的福氣,慣得厲害”
恪靖公主笑道“這樣娘娘省心了,這祥瑞的名氣都傳到歸化去了。”
宜妃沒有接祥瑞的話,只道“之前老九身體不好,吃了半年藥,原以為孩子要過些年再說,佛祖保佑,竟是順順當當的。”
恪靖公主之前并不信佛,可是嫁到漠北,那邊上下信佛,也跟著有些信了。
聽宜妃提及紅螺寺,她也跟著心動,道“還真是好彩頭,那回頭女兒也去一趟紅螺寺。”
至于移栽竹子就算了。
人挪活,樹挪死。
京城這樣的氣候,那竹子都要精心照料才能活;塞北苦寒,還是算了。
要不然的話,吉兆成了兇兆,這心里膈應。
宜妃點頭道“去吧,別的還罷,長子還是要早生,早定了汗王世子之位就穩了。”
恪靖公主笑著點頭,卻曉得沒有什么汗王世子。
不過沒有關系,會有個世襲親王或郡王的傳承,更安生。
否則的話,就算勉強爭得汗王世子之位,也未必能護著兒子到那個位置上。
額駙想要納蒙古貴女生繼承人,除了拉攏大姓,也是防備著朝廷“去父留子”。
大清的“撫蒙”也是和親,這是外藩跟朝廷之間的拉扯。
等到膳桌撤了,換了茶水上來。
恪靖公主將人打發出去,低聲道“榮妃母真出不來了”
萬萬沒想到,后宮局勢會有這樣大的變化。
恪靖公主記得清清楚楚,小時候很是羨慕榮憲公主這個姐姐。
那是真正的皇長女,皇上對她最是關切,是皇女中最得寵的。
三阿哥那邊也是,文武雙全的,很得皇父寵愛。
現在除了榮憲公主之外,榮妃母子竟然都失寵了。
這叫人不安
宜妃想了想,道“說不準了,反正看著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