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牛還是要多多益善。
不能老想著,還是要加速。
她就道“每年中秋后,蒙古王公就進京輪班,一直到來年二月才走,前后大半年的功夫,地安門的鋪子,我打算叫人上奶食與羊肉,專門做蒙餐。”
伯夫人對生意之事不大精通,可是對人情世故卻是曉得的。
她就道“地安門在紫禁城北邊,內館在南邊,是不是隔的太遠了誰那么老遠,跑出去七、八里地吃飯去頂好還是東四大街,你那邊沒有鋪子的話,就拿了西四跟鼓樓的鋪子置換,應該不難。”
這幾處人流最多的還是鼓樓大街,其次是西四大街,最差的是東四大街。
所以伯夫人說置換不難。
舒舒聽了,拍了下腦門。
還真是傻了。
后世長安街到地安門不算遠,眼下可還真是遠了。
她就道“嗯,那回頭叫人看看東四的鋪子,有沒有合適的”
這不過是個由頭,是買更多牛的由頭。
她懶洋洋道“朝廷有禁令,不許無故宰殺耕牛,可是聽說皇城里上個月被封的那個酒樓,居然堂而皇之的賣牛肉鍋子與牛雜鍋,那個太過了,我只打算叫人多做奶食,回頭跟阿瑪說,讓他幫我再買一百頭母牛。”
伯夫人聽了,忍不住伸手摸了摸舒舒的額頭。
舒舒抬頭望過去。
“也沒發燒啊,怎么就說胡話了”伯夫人看著舒舒不解道。
舒舒望過去,有些湖涂。
就是一個養牛,怎么成了胡話
伯夫人道“你當養牛是養雞養鴨呢,一天二兩飼料就夠了,一個莊子,養上十頭八頭耕牛還罷了,居然還想要買上百頭牛八旗牛羊牧場,好幾十畝地才養一頭牛,你那莊子不種莊稼,全都用來種牧草么”
舒舒目瞪口呆。
關于養牛,還真是理論知識不熟悉。
伯夫人又道“你要的是白食,那怎么就惦記養牛了直接打發去口外,找個就近的部落定白食就是了,奶餅子、奶豆腐、奶嚼口什么的,就算多花些錢,也比你養牛的拋費小啊”
舒舒訕訕。
她缺的是白食么
她想要的是母牛。
這母牛多了,看到痘牛的概率就大了,牛痘之事就能加速。
舒舒就道“主要是擔心外頭的不干凈,到底是入口的東西。”
伯夫人就道“那就打發去豐臺,那邊有些人家有牛,直接收牛奶就是了,就是夏天容易酸了,只能做奶豆腐了。”
舒舒忙道“奶豆腐就好啊,到時候家里每餐也要預備上,這個可以強健筋骨呢,小孩子吃了長得壯,大人吃了也好。”
到時候她可以吩咐下去,叫人挑健康的牛收牛奶,不健康的牛都記下來。
如此,也算是找到由頭。
回頭將相似病癥的牛買過來,就能下一步了。
伯夫人道“那你就試試,總比你惦記養牛要省事兒。”
她也是舒舒這個年齡過來的,曉得最是愛自己拿主意的時候。
她也不攔著。
這一天天的過日子,也不能太閑了,找點事兒操心是好事兒。
要不然將注意力都放在九阿哥與孩子身上,眼下看著不錯,可長遠以往呢
以后夫妻情澹、兒女成家的時候,就剩下寂寞了。
女人立世,想要過的從容,心當大些,愛怎么張羅就怎么張羅吧
前院正堂。
四兄弟將一桌子的飯菜,吃得七七八八。
九阿哥說是不給十四阿哥雞蛋,實際上下午已經叫人送到各處膳房了。
瞧著十四阿哥摸著肚子的樣子,九阿哥覺得虧了,道“下回不許點菜了”
怎么就后知后覺被十四阿哥帶偏了呢
看來當哥哥就是這樣,老想要護著弟弟。
不過十四阿哥不經慣,還是要敲打一二,省得蹬鼻子上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