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福晉當時四、五歲,記得恍忽,說得也不真切,可是兒子覺得說不得有譜,熟苗之所以比時苗安全,就是因為毒性弱,那牛身上的痘苗要是跟熟苗似的,或者說癥狀更輕,就低燒個兩三天,手上起幾個疙瘩,那不是更安全么”
“兒子就讓福松去豐臺牛羊圈外頭的散丁人家買牛奶,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出了花的痘牛,倒是慶幸,不到半月,就找到一頭,連帶著那個照顧牛的牛倌,都簽了契,都安置在百望山的莊子了”
“接下來如果能把這牛痘驗看成功,真的跟熟苗相似,或者比熟苗毒性更弱,還能大量收集,那就太好了,不說十八阿哥跟豐生他們,就是十七阿哥說不得也能趕上,兒子想到這個,就迫不及待的過來了”
說到這里,九阿哥眼睛亮晶晶的,看著康熙。
康熙神色不變,心中卻是驚濤駭浪,腰板挺得更直了。
類似于熟苗的牛痘苗
要是真的跟熟苗似的防御天花,那說不得真的可以天下無痘了
他看著九阿哥道“你怎么就篤定它的毒性比熟苗弱呢”
九阿哥道“要是強了話,史書早記載了,可是福晉見過痘過人,眼下福松也找到了痘過人的實例,可人都安安生生的,還沒有將這個再傳染給的旁人,這不就是弱么要是換了熟苗,種痘的時候,也要避開生身的,否則還是要過人。”
所謂生身,就是沒有出過天花的人。
熟身,就是出過天花的人。
但凡痘年,生身都要避痘,熟身就不用了。
因為天花一輩子只出一次,得過了就不會再得。
康熙聽著,似乎也有些道理。
他望向九阿哥道“這就是你要說的,那你方才畏頭畏尾的做什么”
九阿哥道“兒子就是想到蒙古那邊,如果牛痘苗真的毒性弱,那蒙古那邊還會抗拒種痘么”
自從十幾年前,京城有了“人痘”,朝廷也曾派太醫到蒙古各部種痘,可是阻力很大。
雖說致死率半成,可是蒙古王公也擔心成了這半成。
因此,大家還是選擇不種痘。
朝廷這里也沒有法子,總不能強制種痘。
康熙看著九阿哥,帶了不贊成道“蒙古也是大清的一部分,歷朝歷代中原王朝都修長城,抵御外辱,到了我大清不需要修長城,蒙古就是大清的北藩,他們亦是大清的子民,若是得天之幸,真有牛痘可以做痘苗可以抵御天花,那是大清的福祉,自然也會恩澤蒙古,怎么會分了里外”
九阿哥訕訕道“是兒子狹隘了,總想著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康熙正色道“你能如此警醒,不是壞事,可是不要露出來,在千萬漢人面前,咱們滿人也是異族,可只要是大清黎庶,都是朕的子民,你們身為皇子阿哥,也不可將百姓分了三六九等,蒙元國祚不滿百年,前車之鑒未遠。”
九阿哥聽得云山霧罩的。
不過也大概明白康熙的意思,要安撫漢臣與漢民,不能跟元朝似的,將百姓分了三六九等。
想到三六九等,他想要跟康熙提一句慈善堂,隨即又咽了下去。
這種施恩地方百姓的善政,不用自己提醒。
之前過來的時候,他想著提個小要求什么的,眼下也不想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