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曉得有信到了,著急回帳子,也走了。
就剩下三阿哥與八阿哥兩人。
八阿哥看著三阿哥道“三哥行事,跟之前大不相同”
三阿哥夏天的時候愛拿個扇子,眼下手中沒有扇子,卻換成了一對官帽核桃,正來回盤著,道“八弟不是也不一樣了么”
早年的時候,有個好人緣;開府以后,迎來送往的,沒有皇子架子,跟宗親多有走動。
眼下,才有正經當差皇子的樣子。
八阿哥垂下眼。
之前他想著關系很重要,跟裕親王府與恭親王府走動的也親近。
可是這世上的人,沒有誰愛雪中送炭,還是錦上添花的人更多些。
這就是人心。
他要的繁花錦簇,需要他自己根深蒂固才行,否則就是海市蜃樓,風一吹就散了。
御帳里,康熙看著手中的冊子。
這是四阿哥拿來的,是玉米地的收獲冊子。
上面有詳細的數據,一畝地多少株玉米,結了多少棒,產出多少斤,曬干后多少斤。
海淀的一百二十畝,通州的九十畝,保定的八十畝,以畝為單位,都是這樣詳細記錄的。
除了這些,還附帶三地這幾年的晴雨表,以及這幾年的麥、豆、高粱的產量。
不說試種成績如何,只這樣的總結,這一年試種下來,就能頂幾年。
有麥、豆、高粱的產量做對比,明年雨水大了,或是雨水少了,這玉米產量也能估算出來。
“好好的好”
康熙也帶了幾分激動。
上等田的產量提高兩成,中等高三成,下等高四成半。
這說明什么
玉米適合在直隸推廣。
若是在下等田種玉米,那一畝就能多幾十斤糧食。
“如今直隸是豆麥連種,玉米地也要如此才好,明年可以跟豆子連種”
康熙沉吟了一下,吩咐道。
四阿哥仔細聽了,記了下來。
因豆麥連種,康熙又想起了南方的稻麥連種。
稻麥連種,以水稻為主,麥子為輔。
麥子的產量不足百斤。
若是稻子跟玉米連種呢
康熙就道“不單在直隸試種,明年開始在盛京與蘇州,南北試種”
四阿哥聽了,沒有立時應聲,而是面上帶了幾分為難。
康熙望了過去。
四阿哥道“汗阿瑪,蘇州還好,江南人口多,不缺佃戶;可是盛京這里,民人少,旗丁不種地,能抽調的佃戶少。”
這農耕,還是以人為本。
這試驗田,又跟尋常莊稼不一樣,精工細作的,需要的人力也多。
康熙聽了,沉吟,想起九阿哥之前的提議。
在京無產的貧寒旗人,可以發回盛京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