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做背后的人不會答應,還催逼得很緊,他想了個辦法,一正式參與工作,就立馬開始行動,把輕易能打探到的消息,收集后一股腦傳遞給了身后的人。
趙中時需收集的情報跟韋榜書的差不多,但他沒像韋榜書了解過身后人已經掌握了哪些情況,反正他日常聽說、接觸的,都一股腦收集了傳遞出去,數量足夠多,但沒多大價值。
他這么搞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身后的人認為他在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為他們做事,這么來了兩次,第三次時他的消息就驟降為了只有兩條。
對方自然不滿意,趙中時立馬祭出了早就想好的理由,跟對方大倒苦水,說自己成績不好,長官不重視,同事不搭理,同學還疏遠了他,忙著跟長官同事打得火熱,他在里面就是個邊緣人,整天干些亂七八槽的雜活兒,壓根接觸不到機密。
趙中時說的雖有所貶低自己,但基本屬于事實,當然,這個事實也有他刻意為之的原因,不在長官面前喪現,不去親近同事,也不跟同學攀交情拉關系,那自然得被邊緣化了。
把趙中時跟韋榜書前兩次傳遞出去的情況做了對比,發現有大量重合,而且趙中時為了表現自己積極主動,傳遞情報的時間還在韋榜書之前,也難怪對方前期對韋榜書的表現不滿。
也不知道對方是真信了他的這套說辭,還是跟韋榜書兩相對比之后,把希望寄托在了韋榜書身上,反正訶責了趙中時幾次依舊這樣之后,對方選擇了聽之任之。
也因如此,韋榜書開始還感覺可能有個人也在收集情報,但后面又不見了對方存在的跡象,感情是趙中時把自己摘了出去,空留韋榜書給對方逮著使勁薅了。
趙中時傳遞情報的方式,倒是沒有韋榜書那么復雜,除了前期他主動發出暗號與對方聯系了兩次遞交情報外,后面都是對方主動聯系他,而且因為他搞不到什么情報,聯系的次數極為有限。
情況詢問得差不多了,林默親自帶著他出去轉了一圈,讓其他人看看沒把他怎么樣后,才安排了個單獨的地方,讓他暫時呆著。
聽完林默的匯報,徐顧煜不自主的挑了挑眉,問道“說說你的想法,對方這是準備干什么”
林默聞言,道“科長,從目前我們掌握的情況和對方的行事作風來看,基本可以把目標鎖定在日本人身上。
從韋榜書、趙中時兩人這一系列遭遇看,對方行事明顯有些反常規和操之過急了,其目的上我有兩個猜測。
一個是經過這段時間的持續交手,對方已經將我們列為了一個有巨大威脅的敵人,而對方在我們內部的穩定情報來源已經被切斷,對方迫切需要獲得我們內部的情報,所以緊急布置脅迫這些人潛伏進我們內部。
當然,這并不能證明我們內部沒有其他日本間諜,首先日本諜報機構龐大雜亂,山頭林立,相互間多互不統屬乃至競爭對立,很多情報并不會共享,這只能證明這次行動的這個機構在我們內部已經沒有了穩定的情報來源。
其次,這個內部目前也只局限于南京本部,從韋榜書的對方已掌握的情況,及趙中時被脅迫的事件中涉及的那位少校看,情報處在外地的機構中,被滲透的情況并不樂觀。
最后,我們所斬斷的也只是他們在本部穩定的情報來源,從韋榜書的情報看,他們應該還能通過情報處外地機構或國府內其他渠道獲取我們的情報,所以保密工作還得繼續加求。
對于他們的另一個目的,我的懷疑是他們還是不愿咽下之前吃的虧,想要繼續跟我們斗下去找回場子,甚至不排除他們的人已經滲透過來了,左證就是他們要求兩人探查的情報范圍,我感覺這個范圍太有針對性了,不得不防。
另外,這兩個目的應該不是對立的,而是都有,只是可能后一個為重,前者為后者服務,畢竟這次事件他們表現得太急燥了。
如果單純只是為了穩定獲取本部情報,那么應該選擇安插或策反經驗豐富的特工情報人員,就算非要選擇這些剛出校門的學生,那也不應該這么快強迫他們活動,至少給他們點積累成長時間吧
大家都是玩情報的,就這種生瓜蛋子在情報部門里活動,暴露的幾率有多大,他們肯定一清楚,既然還選擇這種違反常理的手段,只能說明他們對那些情況需求極為迫切,很可能在近期要有所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