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的秋天很美,碧空如洗,藍的透著亮。沉靜的汴河,像一匹光潔的綢緞,倒映著河岸上還沒有完全變成金黃色的樹葉,黃的、綠的、紅的,一大片一大片油畫般的絢爛。南飛的大雁成群的劃過天空,偶爾發出一聲鳴叫,為空靈和高遠的天空增添了幾分靈動。車水馬龍的城里飄著淡淡的桂花香,來來往往的行人穿紅著綠的為灰色的墻面增添了生氣。
每個人都沉浸在秋天的靜謐和祥和里,沉浸在秋季豐收與團聚的喜悅里。于是,有些不重要的事情就逐漸被淡忘、一些不重要的人也會被颯颯的秋風吹去信息。三娘的流言風波也就是這樣逐漸沒有人再相信和提起。
中秋佳節當天,璞文堂張羅開了首屆中秋賞燈詩會,連著集雅閣的女學員也可以參加,整個園子十分忙碌。因著是這一天璞文堂是對外開放的,所以很多人,不論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都對這個新興的京城書院十分感興趣。以至于璞文堂內從早上開始就擠滿了人。到了傍晚時分,更是人山人海的。
來賞燈和觀賞詩會的人,就跟春天踏青的人一樣,有帶著竹榻的、有帶著草席軟墊的、還有帶著帷幔的、更有的舉家攜口恨不能帶著一個客廳家具的。
只是璞文堂面積不大,很多讀書的廂房不可以進入,院子里還有水塘、假山、大片的竹林和喬木,所以下午的時候,清理了很多帶著家具來的人,只為每家劃分了很小的一塊地方。盡管如此,也沒有多少人想要離開。每個人都想在這里看看今晚的詩會到底是何等的盛況。
看到人如此多了起來,詩會也從璞文堂正廳直接搬進了集雅閣的“流云觀止”小戲樓。圍繞戲樓的兩側擺滿了書桌和筆墨紙硯。戲臺上也擺著椅子和桌子,用于夫子作出題、點評、休息所用。中間的空地上,不讓游客擺放家具。只豎著一個高高的竹墻,后期用于公示學子的詩文和夫子點評。游客都可以在這個空地上全程觀看。
傍晚開始,璞文堂整個園子里全部都掛上了燈籠,每個燈籠都帶著燈謎。之前留在園子里的人頓時開始熙熙攘攘起來,爭先恐后的圍觀著。
燈謎有難有易。簡單如同:小小諸葛亮,坐鎮八卦帳,揮斥八方侯,愛捉飛來將(打一動物)。難的如同: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擺柄柄香。多謝浣紗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打一植物)。還有字謎:不說早,也不說晚(打一字)。諸如此類,十分巧妙有趣,眾人也都猜的不亦樂乎。
酉時正刻,學子們都集中在了流云觀止,每個人對應一個桌子,肅然站立。一刻正的時候,由楊夫子親自出題。揭開臺上的題板上覆著的紅布,只見上面寫著一個碩大的“清”字。然后楊夫子朗聲說到:“值此中秋佳節,天高云闊、素月爭輝、山河清明,今晚詩會就以‘清’為題。半個時辰后務必將各位的詩交上來統一評判。”
臺下一片嘩然,特別是圍觀的文人。素來中秋多以“秋月”、“秋花”、“秋思”等關聯性的內容為題,多創作為風花雪月、傷春悲秋的題材為主。此次“清”字一出,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一句“素月爭輝、山河清明”也意境高遠,上可治國安邦平定四方、下可言情敘意表露中腸。比那些限定的山水花草、睹物思人確實高明不少。
不論場上場下,學子和文人,都在暗暗的思忖著,一時間集雅閣內顯得格外安靜,與外面熱鬧喧囂猜燈謎的人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