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第一次見到李諒祚的時候,那個曾經意氣風發、恣意飛揚的少年,三娘心里還是會有深深的惋惜:“他其實是個還不錯的君王。”“可不是?曾經可真真是個少年英雄。當年為了親政雷霆手腕,將母族掃地出門,殺的殺、流放的流放。我以為他會繼續這樣一路殺下去,殺過賀蘭山,將大宋也納入囊中。”梁后說到以前的時候,臉上帶著些懷念和向往,“可惜,他非要去學習什么中原文化,用咱們漢人的治世之道來統治大夏。真真是愚昧。那些黨項人,都是些野蠻人,你讓他們學文化,簡直是對牛彈琴。還不如讓他們去打打殺殺、擄掠些山河。”
“擄掠山河?那可是大宋的山河,是你的故土,你就不留戀嗎?忍心讓他們擄了去?”三娘問著。梁后哈哈一笑,“我說楊家娘子,成王敗寇的道理你沒聽過嗎?大宋是不是大宋重要嗎?重要的是最后權利在誰手里。想那秦朝的那個始皇帝,不也是兼并了六國、統一了中原嗎?從次千古留名、流芳百世。如今又有誰心疼過那六國的故土呢?天下本就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沒有必須是誰的道理。如若他一路殺下去,統一了大宋和遼國,是不是也會名垂青史呢?統一整個國家的必定是大宋嗎?別人為什么不可以?而且如今的大宋文人當道、懦弱無能、兵力衰敗,哪里有能力統一?若是有能力,還會有幽云十六州的慘痛嗎?還會讓大夏、大遼安睡榻邊嗎?”
三娘聽著梁后的理論,心里也默默嘆了口氣,是啊,此后推翻大宋的元朝、鐵騎入關的清朝,也都不是漢人統治的中華。只不過,大夏現在沒有推翻大宋,是因為它還沒有能夠對抗大宋的實力,連年的內戰與斗爭,消耗了太多。“根本問題不在李國主,而在與大夏的貧瘠與分散。各部族都懷著自己的心思,不能統一,掣肘了他的行動。我想,他應該是一方面讓百姓休養生息、一面想要統一部族的思想吧。”三娘不自覺的將自己的心里話也說了出來。
“那樣太慢了,而且現在看來并沒有什么成效。何必呢?”梁后重新回到案幾后面坐下,“我現在已經聯絡好了幾個部族,他們都十分支持我的想法。”
“你這無異于與虎謀皮。”三娘有些生氣。“那有什么關系?他們那幫莽夫,打打仗可以,真要是玩權謀,還是不夠的。”梁后輕蔑的笑著,“最終還不是聽我們的?與虎謀皮,首先他們要是虎才行。”
“于是你就可以出賣家園、掠奪故土,讓百姓們流血、家破人亡?”三娘咄咄的問著。“哪有戰爭不付出犧牲的?”梁后淡淡一笑,“只要能大一統,有點犧牲是必要的。”
“你就這么篤定大夏可以大一統?”三娘反問著。“大夏也許不行,但是我未必就不行。”梁后自信滿滿的說著。
看著她的笑容,三娘忽然想到了延州,心里一驚:“你在大宋還有勢力?”梁后投來欣賞的目光:“這個你不需要知道。不過你這么聰明,如果你能嫁給李諒祚,來幫我們,憑他的威望、我們二人的智謀與勢力、以及我兒子的地位,誰還能撼動我們?你看這樣可好?”
三娘只覺得一陣惡心,她不能理解梁后的心思。或者說,梁后這種以自己家園開刀而成全自己一人的野心讓她覺得非常厭惡。“我不會幫你們的。”三娘堅定的說著。
“哦?”梁后繼續明艷的笑著,嘴里卻說寒徹心扉的話:“我并不介意把你毀了,然后當著他的面,讓你為他陪葬。”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