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姜瑄,現任山西陽和鎮副總兵官,兇狠殘暴,貪財好色,人送綽號姜閻王
一門三總兵,這在大明朝的將門當中也是獨一無二的
另外嗎,人們常說榆林鎮有三害第一是沙漠、第二是沙匪、第三就是姜家了。
在榆林鎮境內,姜家人橫行無忌、貪污腐敗,搶男霸女、草菅人命,干的壞事不計其數與姜家人相比,之前的鄭千戶都算是個大善人了。
弄明白之后,秦鋒繼續保持沉默,該做什么做什么,仿佛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
慫了
非也
秦鋒明白,如今自己勢單力薄,根本無法與姜家父子硬碰硬,那樣沒有好果子吃。
不過嘛,早晚有一天自己會飛黃騰達的,到時候,誰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拿了我的給我送回來
姜家父子,等著的
之后的日子里,鎮北千戶所一帶很平靜,可西北地區卻一點也不平靜,在天災人禍的雙重壓迫下,不堪忍受的百姓們終于造反了。
崇禎元年十一月二十日,陜西府谷人王嘉胤、王自用帶領數千饑民沖進了府谷城,殺掉縣令,開倉放糧,率先挑起了造反的大旗
十二月十八,漢南人王大梁率領饑民造反,圍攻府城。
崇禎二年正月初七,刀客王和尚率領饑民造反,攻占了延長縣城。
正月二十八,米脂人高迎祥率領饑民造反,攻克安塞縣城,而后一路向南席卷了甘泉、洛川、白水殺奔關中去了。
一時間,饑民造反的急報,如同雪片一般飛進了固原城三邊總督府當中。
三邊總督武之望,字叔卿,自幼聰慧,好讀書、善清談,萬歷十六年中鄉試解元、次年高中進士而后加入了東林黨。
面對各地送來的告急文書,這位武總督在思考了幾天幾夜之后,終于想出了一個驚天地、泣鬼神,完美無比的對策
第一步,找一根白凌子系在房梁上,底下放一個板凳。
第二步,踩著板凳,把腦袋穿過白凌子。
第三步,踹倒板凳
沒錯,面對民變,一點辦法也沒有的武總督懸梁自盡了,這到符合東林黨人一向的作風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
平時不干實事,只知道夸夸其談,自命清高,一旦危險來臨,毫無應對的辦法,只能用一死來解脫,給自己弄一個死忠的好名聲至于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怎么辦,則根本不在這些人的考慮范圍之內
三邊總督,始設于弘治十年,擁有節制延綏、寧夏、甘肅、陜西四大巡撫,以及榆林、寧夏、甘肅、固原、涼州、西州、肅州、興安、神道嶺九總兵的軍政大權,堪稱是西北地區的擎天一柱
如此封疆大吏,自然不能空缺了,可是由誰接替呢
若是平時,大臣們肯定拼命爭取這個位置,可如今西北地區亂成了一鍋粥,誰也不愿意接手這個爛攤子
沒辦法,崇禎皇帝召集內閣大臣們,一連商議了好幾天,終于做出了決定由左僉都御史楊鶴,接任三邊總督之職,全權負責平定西北民變
楊鶴倒是一位有責任心的正直之臣,接到圣旨之后,立刻從京師出發,輕車簡從,以最快的速度直奔陜西而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