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秦鋒等人,一路上快馬加鞭,終于在中午時分來到了綏德城下。
綏德城是一座長方形巨城,東西二里一百五十步、南北二里一百三十五步,周長八里二百八十步,開東、南、西、北四座城門,城墻高三丈有余、皆用黃土夯筑而成,外面還包裹了一層厚厚的青磚,高大巍峨、堅固無比
綏德城不僅巍峨壯觀,更是陜北一帶秦商們的大本營,每日里商隊來往不斷,各種貨物進進出出,著實繁榮富庶
富庶之地,更容易討生活,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因此旱災爆發之后,方圓百里之內的饑民紛紛匯聚而來,只求有一口活命飯吃放眼望去,人頭涌涌、起碼有兩三萬之眾,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
饑民數量太多了,綏德城內根本容納不下,只能待在城外,搭個草窩棚、或者挖個地窨子勉強容身
住的地方可以湊合,吃的怎么辦呢
官員們是指望不上的,那幫家伙只顧摟銀子,根本不管饑民們的死活
幸好城內的商家們比較有良心,主動出資出糧、在城墻下開設了很多粥棚,向饑民們免費施舍稀粥,一天兩頓,吃不飽,可也餓不死人
凡是免費施粥的商家,都會在粥棚上插一面旗幟,上書自家商號姓氏,其中又以薛家的旗幟做多了,起碼有五六十面
不僅如此,薛家還向饑民們施舍了很多舊被褥、舊衣服,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看到這一幕,秦鋒不禁點了點頭,都說綏德薛家不僅富可敵國,而且樂善好施,是一家有良心的義商,此言不虛啊
接下來,一行人開始進城,那知走到了城門口附近,發現城墻上貼著一份榜文,周圍還聚攏著很多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唉,薛財神一向仗義疏財、樂善好施,乃是難得一見的大好人,怎么就得了怪病呢”
“是啊,大旱之年、田里的莊稼顆粒無收,要不是薛家帶頭開設粥棚,不知要餓死多少人呢,好人當有好報才對,小老兒這就去廟里請一柱平安香,求大慈大悲觀音菩薩保佑薛財神逢兇化吉、早日康復”
“說得對,一起去,有道是心誠則靈,咱們這么多人一起上香,觀音菩薩一定會降福的”
薛財神怪病莫非是小兔兔薛瑾瑜家中出事了
秦鋒立刻鉆進人群中,仔細觀看城墻上的榜文,果然是薛家出事了,出事的不是別人,正是薛瑾瑜的親生父親薛仁禮西北三大秦商之一,人送綽號薛財神
榜文上寫的清楚就在一個月之前,薛財神突然得了一種怪病,先是全身無力、食欲減退、頭暈失眠繼而腹痛如絞,渾身抽搐,最后昏迷不醒了。
自從薛財神生病以來,薛家人把綏德城內大大小小的郎中全都請遍了,喝了無數湯藥、吃了無數藥丸、用了大量的偏方、秘方、邪方結果也沒能治好薛財神的病,非但治不好病,甚至連病因都查不出來。
無奈之下,薛瑾瑜命人在方圓百里內各處碼頭、渡口、城門口、廟門口凡是人多的地方都貼上一份告示無論何許人也,只要能救自家父親一命者,薛家愿以黃金五千兩酬謝
五千兩黃金,也就是五萬兩白銀,足夠置辦一份大產業、舒舒服服的吃喝玩樂一輩子了
告示貼出之后,方圓幾百里內的坐堂名醫、游方郎中、巫婆、神漢、小半仙紛紛匯聚而來,起碼有二三百人之多。
很可惜,扎針、拔罐、念經、跳大神、請狐仙各種辦法都用盡了,還是一點效果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