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子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
南北朝時期,刀兵四起、天下大亂,匈奴人首領赫連勃勃趁機在西北地區建立了一個大夏國,而后強征胡、漢民夫數十萬人,為自己修建一座堅固的都城。
據說修筑城墻之時,采用了一種極為殘暴的方法
每筑好一段墻體,赫連勃勃就命令一名大力士用大鐵錐錐之,鐵錐若是刺入墻體一寸深,就將負責修筑這段城墻的民夫全部殺掉,并將尸體一起筑入墻內,以此警告其他人。
民夫們為了活命,連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了,工程質量自然是超一流的,城墻筑的堅固無比,甚至達到了擊之火出、其堅可以礪刀斧的地步
都城建好之后,大夏王赫連勃勃親自取名統萬城,示意自己要統一天下,君臨萬邦。
可惜赫連勃勃空有滿腔野心,卻沒有足夠的才略,更沒有帝王之命,統萬城筑成沒多久,這個殘暴的家伙就一命嗚呼了,其子無能,屢戰屢敗,國家隨之滅亡。
之后的歲月里,統萬城多次經歷戰火蹂躪,內城、外城具毀,完全變成了一片廢墟,就連名字都被世人遺忘了,只有堅固的城墻依舊存在,因為墻體是用一種白色膠泥筑成的,于是就有了白城子這個稱呼。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調集民夫對白城子的內城進行了簡單的修復,并設置守備官一名,帶領人馬長期駐扎,使之成為了西北防線中的一個重要據點。
因為地理位置前出,靠近河套大草原,蒙古人南下劫掠之時,白城子總是首當其沖,故而戰事極為頻繁。
尤其是萬歷四十七年,薩爾滸大戰之后,眼見大明邊軍精銳損失慘重,國力又極為空虛,蒙古人南下劫掠的頻率就很高了,白城子一帶的戰事也更加激烈,駐軍死傷慘重。
短短十年之間,白城子一共換了十二任守備官,其中七位戰死沙場,四位重傷殘廢,還有一位被蒙古人捉走了,至今生死不明。
于是乎,白城子守備官一職,成了人人聞之色變的存在,誰也不敢來擔任這個職務,生怕成為下一個刀下鬼
崇禎二年七月初六黃道吉日,宜上任。
上午時分,白城子第十三任守備官秦鋒帶著幾位好兄弟,以及四百多名由沙匪改編成的士兵,浩浩蕩蕩的前來上升了。
來到了白城子附近,秦鋒沒有急著進城,而是在四周轉悠了幾圈,仔細查看這里的山川地形,還不時滿意的點點頭。
“鋒哥,這里靠近大草原,蒙古人說來就來,幾乎年年都有戰事發生,姓姜的舉薦你當這里的守備官,明顯是要借刀殺人啊”
“鋒哥,這里太危險了,你為什么不稟告總督大人,換一個安全點的地方任職呢”
“你們不懂的,古語有云天下之事,順逆相生,這里的確是一處險地,可也是一處風水寶地,只要善加利用,以后就是咱們建功立業的基地,哈哈”
秦鋒何等聰明,早就看穿了總兵姜讓的險惡用心,自己之所以沒有拒絕來白城子當守備官,是有一番考慮的,具體來說就是三大利
白城子距離榆林城有二百八十里遠,在這個地方,自己是最高長官,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受總兵姜讓的約束,這是第一利
白城子東通榆林,西接寧夏,南靠無定河水,北控河套草原,扼咽喉而控四方,地理位置極為重要,這是第二利
白城子本是大夏國的都城,如今雖然殘破不堪了,可是整體結構還算完整,只要好好修復一下,就能重振往日雄風了,這是第三利